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时代之巅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788章 互联网的自营属性(3 / 4)

作品:《大时代之巅

小明冒着这么大的风险,投资10万块钱做起来的生意,自己才每个月才能赚1万块钱。小亮靠着蹭流量,一分钱不花,每个月却能赚2万,凭什么?

双方就必然要发生矛盾。

这时候,人性的负面情绪就不可遏制地爆发了。

小明生意做得这么好,却失去了开新店的热情。

开新店,能赚钱,那又怎样?

自己花了那么多钱每个月才能赚1万,别人一分钱的投资都不给,每个月就能赚2万,这太不公平了!

小明就会失去投资热情。

小亮却觉得这生意模式挺好,就开始绕开小明,自己去开麻辣烫店了。开店不是为了卖麻辣烫这个“商品”,而是为了创造流量这个商业模式的“核心价值”。

京东要自己做物流,奈飞要自己拍电影,滴滴要自己造汽车……背后其实都是同样的逻辑,互联网都有着自营属性,为了在物流、电影、汽车这些商品上赚钱,而是把这些自营业务作为服务一个更庞大的商业模式的核心价值。

运营商也是如此。

随着时代的发展,运营商就沦为互联网巨头的打工仔了,就会严重影响投资热情。运营商们花了那么多钱去铺设光纤,然后自己赚小头,互联网巨头一分钱的投资都不花,却可以赚大头……这太不公平了!

所导致的结果,必然就是光纤的铺设速度,远远跟不上互联网巨头业务增长的发展需求。

怎么办?

国内的运营商是国企,这对互联网公司来说简直是恩赐的福利,为了达到GDP增长要求,国家财政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做基础设施建设。国外就不行了,运营商们失去动力了,就只能是互联网公司自己上了。

就比如后来横穿大西洋、太平洋的几条几万公里的海底光纤,这是谁铺设的?运营商吗?当然不是,谁的利益最大,谁才有动力去做。

最后,是微软云和Facebook一起出资,把这个项目做起来了,通过更优质的海底电缆,把北美、欧洲、中日韩连接起来。

周不器的思路有些转变。

开始支持库里安了。

看来,光纤业务真的很有必要去做,这是未来长期发展的必要护城河。

通过收购汉莎IT基础设施业务部,就可以开一个好头。

简单地说了一下关于光纤业务的观点,陆器接着说:“对了,你让我关注的游戏流媒体,有了有点方向。”

“哦?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