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灵异 / 路明非挑战FGO / 章节正文阅读

3、春天那啥的梦月(2 / 5)

作品:《路明非挑战FGO

这种论调在10年左右非常有市场。

但现在却截然不同了。

不仅仅是读者们的心变了,作者的心变了,流行也开始变了。

......说到底,英灵召唤毕竟是稀罕的事情,一切究竟如何也只是魔术师或读者们的瞎猜,很多事那些在争论不休的人压根不是为了真相在争执,而是为了争执而争执,为了打败与自己争执的人而争执。

人理烧却的到来,让英灵召唤变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情,比起纸上谈兵为了撕逼而撕逼,路明非越是上课,就越觉得现实里的英灵跟课本上的说明差距极大。

为什么会这样呢。

“那是因为写教材的是人,而不是真正的英灵,所以过去在描述英灵的时候都会带上‘作者’本人的性格情绪,比如日本人写的教材就喜欢加些‘物哀’感,中国人写的教材就喜欢加些‘抗争’要素进去,或说着,想同样的情报解释为两种迥然不同的结果。”

坐在路明非身边的楚子航捧着本《变形记》,一本正经的说道。

“比如,写神话故事的是人,人总会在神身上寻求自己的影子,将自己的情绪与欲望附加上去,所以在见到真正的神明时,才会觉得迥然不同,比如你会觉得雅典娜是个心机婊什么的,并不是因为雅典娜是心机婊所以你会这么想,而是你看的故事的书写着觉得雅典娜是个心机婊,并将这份感情融入了文章里,然后给你留下了印象。”

路明非叹了口气:“面瘫师兄你个理工男这样一本正经的跟我讨论文学让我压力有点大,怎么着?能不能用简单易懂的连我也听得懂的方法说明下?”

楚子航想了想:“我不觉得这样的比喻最为准确,但你可以这样理解——对于幻想故事的世界观拓展,作者们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随着故事的展开由角色的口向读者解释,另一种则是出单独的设定集。”

“这都有啥区别啊?”

“有区别”楚子航点点头,“前者所说的设定并不是作者给的设定,而是‘那个角色眼中的世界观设定’,也就是能够在后面方便以‘那个角色搞错了’、‘那个角色知道的情报有限’来进行俗称‘吃书’的行为。”

“哦......也就是说,角色嘴里说的设定都不是设定,因为那个角色可能什么都不知道,也可能在撒谎,也可能是被骗了?”

路明非一脸茫然的点点头,也不管听没听懂,然后就指向了眼前正在吵架的两个女孩。

“那面瘫师兄你说,清姬这状况算不算她本人ooc了,违反了自己的人物设定啊?”

楚子航一时语塞,下意识的想说“哪有本人ooc,正常来想不应该是写故事的人出错了吗?”,但转念一想,说清姬本人ooc了清姬这个角色的设定又好像没毛病。

毕竟故事这东西不是写个故事里主人公本人看的,而是写给想看故事的人看的。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莎士比亚本人或许只是单纯的喜欢写悲剧,而且那个时代悲剧故事更赚钱罢了。

有点文青的楚子航又想到了罗马。

那是他们下一个特异点的目标。

伏尔泰曾说过,神圣罗马帝国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

但这话就真的准确吗?真的是在说客观事实吗?甚至真的是在说明伏尔泰本人的想法么?

恐怕不能。

毕竟伏尔泰说这话之前是拿了普鲁士国王钱的。

况且伏尔泰把这句话放在自己《风俗论》第七十章,也就是在评论查理四世皇帝颁布金玺诏书后的神圣罗马帝国。写这句话之前,他还强调了各位选帝侯在颁发金玺诏书典礼上的工作,比如勃兰登堡边区伯爵负责给皇帝皇后洗手。

所以这句话某种程度上把普奥两家都骂了......就很文人,哪怕我拿了你的钱,我也要用自己的方式阴阳怪气你。

“这么说起来公元60年的罗马是尼禄时期,罗马这个时候还没衰落,对于这种争议很大的人物,恐怕历史记载会与本人差个十万八千里吧,毕竟历史记录的只是记录历史的人眼中的历史,而并非真正的历史,大暴君尼禄究竟会是是怎样的人......”

“说不定是个会二段跳的白毛奶油小生呢,右臂是恶魔之手,口头禅是“jackpot!”什么的。”

路明非冷不丁的吐槽差点没让楚子航被自己的口水呛到。

楚子航有些无语的摇了摇头:“你怎么不说她其实是个金发碧眼的美少女呢?就像亚瑟王一样被‘娘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