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召唤之天下归一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六百五十八章:天统祖训出炉(2 / 2)

作品:《召唤之天下归一

宣告了祖训以及为已故功勋进行了追封之后,朝会上又谈论了一些琐事,便散朝了。

散朝之后,三省六部便将祖训传阅天下,虽然邓昇并没有为祖训定下名字,但是所有人都称这一份祖训为天统祖训。

而与祖训一道公告天下的,还有蔡封、黄标、李天虎、苏弘、程昱几人的追封恩旨,恩旨一下,几个家族的门前顿时热闹起来了。

在官场向来都有一个潜规则,那就是人走茶凉,更何况是死了呢?李天虎的家族还好,毕竟李家人才辈出,但是蔡封、黄标、苏弘、程昱这几人的家族,随着几人的离世,便渐渐有些没落了。

蔡家和苏家还好,毕竟蔡家还有一个皇后女儿和太子、齐王这两个外孙,日后荣华富贵少不了,苏家也有苏云、诸葛亮这两个后辈撑着,但是黄家和程家就不行了,所以渐渐地,两家与外界的往来便少了许多。

但是随着邓昇的追封恩旨一下,本来门可罗雀的门庭,顿时热闹起来了,而天统祖训一出,程昱的蜀国公、黄标的定国公爵位就能袭封,就算没有扛鼎之人,有一个国公爵位,黄家和程家依旧是邓国最顶尖的勋贵,而且黄标、程昱生前人脉非常广,程昱是邓昇潜邸四大臣之一,与蒋琬、杨延昭、常遇春的关系非常好,黄标就更不用说了,当年可是邓国的大将军,岳飞、杨延昭、常遇春、李嗣业这些人都曾是他的部下,可以说,现在邓国军方最具影响力的人,都和黄标有关系的,有这些人脉在,再加上本身的爵位,短时间内没落不了。

“这人啊,还真是势利啊!”乾阳宫中,邓昇在听闻了黄家和程家的事情后,不禁发出感叹,黄标和程昱死后,由于家中没有人能够再次进入核心,所以渐渐来往的人就没了,而且当初邓昇并没有定下爵位的传承制度,所以黄标和程昱的国公爵位也没有袭封下去,因此在所有人看来,这两家已经没落了,可是现在追封的恩旨和袭爵的旨意一下,本显得荒凉的两家,顿时也热闹起来了。

“陛下,这乃人之常情啊,人心这东西,最是捉摸不透的。”一旁的内侍总管桂祥笑着说道。

“是啊,不过这样也好,如此一来,朕总算是没有亏待功臣之后了。”邓昇笑了笑说道。

其实比之程家来说,黄家还算是比较好的,毕竟黄家已故家主黄登之女,嫁给了齐王邓尊,是齐王正妃,也算是皇亲国戚了,只不过黄家女出嫁的时候,邓尊还只是一个空有名头的亲王,手上并没有半点的实权,不像晋王邓瀚和魏王邓裕这两个手握重兵的亲王,所以外界人对于邓尊并没有太过的重视。

定下了祖训之后,邓昇现在就剩下一件事做了,那就是迁都,这是很早之前邓昇就决定下来的了,只不过当时关中战事还未平息,为了不节外生枝,邓昇只好引而不发,只是让人放出一些风声,好刺探一下朝野内外的反应,打算等到平定关中之后再宣告。

现在秦国已灭,西凉、关中到手,迁都这件事也是时候提上日程了,由于关中之战,邓国的消耗比较大,想要恢复还需要一些时间,而且关中、西凉刚刚平定,也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来治理的,因此几年内,邓国是没有余力北伐的了,而邓昇的打算就是,在出兵攻打赵国之前,完成迁都。

“桂祥,去把太子给朕找来。”邓昇对桂祥说道。

“喏!”桂祥应了一声,便前往尚理宫请邓灏了。

大概两刻钟之后,邓灏便来到乾阳宫。

“儿臣见过父皇!”邓灏向邓昇行礼道。

“不必多礼!”邓昇说道:“祭拜太庙之事安排得如何了?”

邓昇定下祖训,并且要供奉在太庙,可不是简单的将祖训放到太庙就可以的了,必须对太庙内的列祖列宗进行拜祭,然后恭敬的将祖训放置太庙方可。

“回父皇,儿臣已经派人去礼部传话,命礼部尽快挑选一个良道吉日。”邓灏回道。

邓昇点了点头,说道:“此事重大,一定要重视,今日找你来是商议迁都之事。”

“迁都?”邓灏闻言,顿时来精神了,这件事可是他挑起来的,所以邓灏很重视,现在邓昇主动找他来商议,那就说明时机已经到了。

“没错!”邓昇颔首说道:“如今关中平定,但是灭秦一战中,我大邓的消耗也是不小的,三年之内想要北上攻打赵国不大可能,朕打算趁着这个时间,完成迁都,当然,迁都也不是几年内就可以完成的,洛阳虽然是周朝故都,但是几百年过去了,城池、宫室也甚是残破,还需要花费较大的力气去改造,朕打算先完善外城和宫城,以及修建外廷主要的殿宇,至于后宫宫殿,可慢慢修建。”

迁都可不是说迁都就迁都的,作为一国都城,城池的规模还有宫殿什么都要完善才算是合格的都城,而在后世的华夏历史上,作为正统王朝,有过迁都历史的就只有晋朝、北魏、金朝、宋朝、明朝、清朝,但是这几个朝代迁都又很不一样。

晋朝、宋朝是被人打跑的,而且没了半壁江山,国都都被人给占了,想不迁都也不行了,不过晋朝和宋朝又有不同,东晋是正儿八经的将都城定在了建康,而宋朝,理论上来说,宋朝并没有迁都,因为宋高宗赵构只是将临安定为行在,何为行在?就是行宫而已,南宋名义上的都城还是在东京开封府,只不过被金朝给占了而已。

而北魏、金朝、清朝迁都的地方,基本都是前朝的都城,北魏迁都的洛阳是曹魏、西晋的都城,相距时间不远,基础还在,金朝迁都中都,中都之前是辽国的南京府,有完善的宫殿和城池规模,只需要稍加改造就可以用了,清朝就更加不用说了,北京本就是明朝的都城,直接就用了。

而明朝虽然迁都到北京,北京之前是元朝的大都,无论是城池还是宫殿都有一定规模,但是饶是如此,明朝还是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才正式完成迁都。

相比之下,洛阳城虽然有一定的基础,但是比较残破,想在三年之内全部完成很难做到的,所以邓昇打算先将外廷、外城这两个门面做好先,然后内城、后宫在慢慢改善,这样的速度已经算是快了。

“父皇所言甚是,如果等到洛阳城全部改造完善,恐怕需要十几年呢,如此做最为妥当。”邓灏点了点头,说道。

“你回去之后,便写一道折子,好好写,将迁都的必要和好处都说出来,要有理有据,才好说服群臣,待下一次朝会,你便直接上奏,待朝议通过之后,你就负责迁都的事宜。”邓昇说道。

虽然迁都的事情已经定下来了,但是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了,所以邓昇便让邓灏在朝会上提出,然后走形式一样通过朝议,不过虽然说是走形式,但是这个形式也不是那么好走的,毕竟反对迁都的大有人在,接下来就看他们父子俩怎么说服群臣了。

“喏,请父皇放心,儿臣知道怎么做的。”邓灏应道。

。顶点手机版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