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仙缘剑路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二十一章 陆洲志(2 / 3)

作品:《仙缘剑路

其人最终不知去向,唯有《路游记》流传于世。

元清年幼去学堂念书时便听过许多妖兽吃人和神仙除妖的故事,后来上山入宗唯一见到的兽类便是圈养的灵宠,未曾想人妖之间有如此恩怨,不禁对上古先贤生出一股由衷的钦佩之情。

随即想到仙、灵、妖、魔之分,尤其是灵、魔两者,当真如田易所说“外有刀兵之劫毁法体,内有心魔之火乱心智,步步凶险,稍有不慎便身死道消,甚至轮回都不得入”。

不过转念间又想到大陆之广阔,海外仙洲之迷幻,心底顿生仗剑游之的豪迈之意;细想又觉得当效仿上古先贤,斩妖除魔,护人族兴衰,卫道统延续;一时间心绪纷乱,身上银光也明灭不定。

“琤~”元清识海剑影明光大放,脑中的纷乱思绪在这剑鸣之下瞬间烟消云散,气府剑胚急急而转,密室内聚集的天地元气齐齐入体,投身熔炉,五脏之火大盛,聚而生出一点银色火苗,如一条纤细小蛇般缠绕在剑胚之上。

像是褪去了一层外壳,剑胚表面龟裂脱落,一柄小了一圈的银光小剑逐渐露出身形,通体一震,剩余的外壳和小蛇齐齐泯灭,化为点点星光,随后一道如龙剑气携星光游走周天,星光剑气融入经脉骨骼,最终消散不见。

元清纷乱的思绪顿时为之一清,随即灵台生明,周身银光入体,振剑而起,直入天穹,口中轻吟:“明心断凡尘,聚火磨剑锋,斩去缚身锁,直上青冥天!”

待心绪平复之后,元清回到青元居,走到密室入口,看着黑幽幽的大洞思量道:“看来要学习密室制作之法了,这大洞无遮无拦也太过显眼。”随后也不入密室,走到外间静室坐下,拿出《太白剑经》,沉浸其中。

三个月后,淼淼湖,一柄通体雪白的飞剑在半空中辗转腾挪        ,灵动至极。

元清站在一座竹制的半桥上,捻指掐诀,忽然手中法诀一变,飞剑立止,剑尖向下,滴溜溜一转,剑气如瀑滚滚而下;法诀再变,剑气戛然而止,飞剑迎风直涨,至三丈大小,上面银光灿灿,雷霆万钧地一斩而下,巨剑未至,湖水便已向两旁分开,形成一个足有丈许深的沟壑;法诀又变,巨剑急急缩小还原为三尺长剑,伸手一招,长剑如乳燕归巢般回到元清手上,接着平平一挥,长剑仿佛失去了形体,化作一片迷幻雾气喷薄而出,笼罩前方丈许范围,银光闪闪,煞是好看,倏忽间又化为剑形,翻掌间被收入储物袋内。

三月时间,元清醉心于《太白剑经剑术篇》,终于将其中记载的筑基期剑术练成大半,并运用自如,除了“身剑合一”之术尚未大成,就剩一门名叫“剑气雷音”的绝世剑术不曾领悟。

据剑经记载,这剑气雷音之术只有修为到了筑基后期才可尝试修炼,且非绝世天才不可领悟,一旦练成,剑光快若雷霆,威势无双。

“如今功绩仅剩两点,剑术也小有成就,也该动身去功绩堂看看有什么合适的任务了。”元清背手望着远山喃喃自语道,“不过去之前还有一事……”

说完唤出断水剑拔地而起,一盏茶后才返回,走到密室入口,大袖一挥,只见一块三丈见方的青石板严丝合缝地盖在洞口,再覆青竹于其上,力求与室内其他店面一样,只是这左看又看,都不免有掩耳盗铃之意。

元清苦笑着摇摇头,心中更加坚定了要习得密室铸造之法的决心,随后走出屋外,御剑直奔功绩堂。

玄元门内不知名的一处山谷,一条小型瀑布倾流而下,落入下方清潭,三两游鱼在其间穿梭游弋。

水塘边百十步修有一座八角飞亭,亭内放有一张四角石桌,桌前坐着四人,正品茗交谈:东面者一身刺金白袍,星眉剑目,正是苏天启;北面者一张方脸,同浓眉大眼,身穿黄袍,正是王浩;南面之人一身碧色长裙,头戴青玉发簪,一脸藏不住的骄横,竟是赵飞燕;西面之人,看上去三十许,束发短须,一脸刚正之相,身穿蓝色刺绣锦缎,眉头紧皱,心事重重。

“韩兄,灵脉之事已发至功绩榜上,为何仍愁眉不展?”苏天启轻抿了一下茶杯说道。

“师弟有所不知,小妹前往探查已有十余日,至今未有消息传回,生死尚未可知,况且这任务也放出三天了,也不见有人接。若非赵长老之托,我实在走不开,此刻早就回族去了。”韩姓男子长叹一声说道。

苏天启尚未接话,一遍赵飞燕率先抢了过去:“哼,韩东兴,这些材料可是老祖用来炼制斩妖之宝的,你若不尽心尽力,误了日子,你可担待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