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古滇探秘 / 章节正文阅读

第27章 峭壁之险(1 / 2)

作品:《古滇探秘

爬犁,是北方冬季一种最原始的交通工具。

每到冬天,当户外山川沟野被大雪填没“道眼”后,就只有爬犁可以不分道路通行,只要有雪、有冰,都可在其上面行走。

爬犁主要靠的是动物牵引。庄峤没想到,在中国西南的冰雪世界中,他也能见识到北方那种独有的运输工具。

他们被带到后门时,就见董卿老人的儿子大头已在门外套起狗爬犁。

黄洛洛看见五只欢跳的狼狗中,有一只毛色水滑的小黄狗,不禁又惊喜又心疼的问大头:“这么小的狗狗,它拉得动吗?”

正忙着喂狗粮的大头,一边往狗盆里添馒头、菜蔬,一边捞起一截肉乎乎的骨头塞进小黄狗嘴里,头也没忙得抬的答道:“狗是要经过驯练才能上套拉爬犁的,这小狗已经上过一次路。这次再带它走一趟,估计就能学会了。”

看着小黄狗啃尽肉骨头,个子瘦高、面容黯淡,眼睛却又大又亮的大头这才站起身来,见黄洛洛仍然围着那只已被套上绳套的小黄狗,好奇个不停,便又介绍起来:“这小狗初上套时不习惯,它不往前奔,尽往横里挣。除了鞭打外,我还在它前方爬犁杆的位置戴个夹子,挂上一块肉。这样一来,它想吃肉又够不到,就得奋力照直前行,约束着它一直吃不到这块肉,自然就学会拉爬犁了。”

大头说完,从盆里又捞出一块肉,拿个大木夹固定在小黄狗的前方。

看见小黄狗围着那块肉欢实的叫起来,大头招呼了一声正在门口与董卿老人道别的庄峤,说准备上车开路了。

“坐这没轱辘的冰车,估计要先练好屁股,免得到时候硌的屁……硌得肉痛。”看到黄洛洛紧拽着自己衣袖爬上来,庄峤及时把后面的字替换掉了。

爬上犁来的黄洛洛,紧挨着庄峤坐在大头的后面。看到这辆有些简陋的爬犁车,两个人坐上去也没想像中的硬和糙。原来,大头已在他的爬犁上铺了一条崭新的花毡子,坐上去软软的,很是舒服。

道别门口站着的董卿老人和花花,爬犁车开拔了。最开始的一刹那,在雪地上平稳滑出去的车子让庄峤有些眩晕。这爬犁约有三十公分高,他们简直就是紧贴着大地滑行。

一路滑出德钦县城后,只见满目雪野无边。

西边的群山,在初升太阳的照耀下,被雪光映衬得闪闪发光。天空是深邃的墨蓝,大地是浑然的雪白,爬犁穿梭在一棵棵挂满雪层的树木之间,除了河谷对岸不时的窜起几只“嘎嘎”乱叫的乌鸦,就再没有其它颜色了。

大头说,去老祭司的吆吆寨,在大雪封山的日子,走这条偏道比较便捷。一是路近,二是这边人走得少,对他驯练那只小黄狗拉好爬犁非常有利。

大头说的很轻松,看着滑行中的爬犁穿过的路段坑坑洼洼,看着似路又不像路,像沟看着又不似沟,庄峤心里反而有点不踏实了。

昨夜风一定很大,路面都被刮来的新雪给掩埋掉了。虽然路上本来就有雪,但风刚刮来的碎雪又特别的厚,太重的爬犁滑行得非常费力。

遇到这样的路面,他们只好下来走过去。可这刮来的雪与新落的雪又有不同,很硬,紧紧地贴着大地,既承担不起人的重量,一脚踩下去还可能是个没入膝盖的大窟窿,拔都拔不出来。狗儿们好像也不大愿意走这种路似的,任凭大头不停地吆喝,不停的鞭打,才勉强继续前行。

从德钦县城到吆吆寨,不过十公里的路程,走了半个多小时后,他们终于结束在山林里的奔行,开始进入一片丘陵地貌。

这时的雪路更加凹凹凸凸,爬犁车两面的雪壁有着几丈高,蓝天成了明净光滑的一条蓝带子。路面特别的颠覆,紧抓着爬犁杆坐稳的庄峤和黄洛洛,努力的保持着身子与车身之间的平衡。

没多一会,他们就开始恶心,头晕得厉害。于是,赶紧的又闭上眼睛,只觉狗蹄溅起的雪屑在头顶上不断飞扬。有时,他们也会睁眼几秒,就见扑进视线的不是被雪压弯的树木,就是铺满冰雪的枯竭河床。

此时的大头,也许是马上就要到达目的地,心情非常的愉悦,他早就脱去了外套,只穿着一件红色的毛衣,站在爬犁前头,高扬着长鞭催着他的狗儿们向前一路疾驰。

滑出这段让人晕得厉害的雪路,前方,吆吆寨隐约的轮廓已扑入视野。爬犁车轻快地滑下正前方的那条山中小路。

小路这边的景很美,一边是树林,另一边是深邃无边的沟壑。此时,天空万里无云,世界白得一片耀眼。看见黄洛洛放眼四野的惬意表情,庄峤也舒舒服服的换了个姿势,继续半仰着养神。

小路曲曲弯弯,行进中的爬犁没之前的颠簸了,速度时疾时缓。

“驾!驾!”大头挥甩鞭子的声音,不时的响在头顶。渐渐的,车上的两个人困意袭来,模糊中看见闪烁在吆吆寨上空的北斗七星时,庄峤的意识模糊起来,就在他眼皮合拢的一瞬,爬犁突然停下了。

紧接着,响起大头喝斥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