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左舷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67章 尘归尘土归土(2 / 5)

作品:《左舷

李海说,“没错,事后检查发现左发机舱里有雨伞和手电筒。”

“雨伞手电筒?”大家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不可思议吧。”李海说,“当时我听到这个结果的时候也吃惊不小,怎么可能会出现这些东西呢?都是一眼能看到的异物。”

庄小莹不可思议地说,“这也太粗心了吧?”

李海说,“首飞前一晚检查的时候碰上下雨,因为上面要求的时间紧,技术人员心里着急,犯下了这么一个低级错误,差点导致严重事故。”

他顿了顿,说,“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往往是我们认为最不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其实类似的例子,在过去这么多年里,部队和地方都发生过。”

他拿着维修记录本走过去,抓着已经放下了的037号歼-7egghs左翼下的挂架,说,“这架飞机已经服役了十三年,对一线战斗机来说,其实已经差不多到了报废年限。”

“不过该机先后经过五次大大小小的改装改进,除了机体之外,很多零部件都进行过多次更换,所以这架飞机至少还能服役十年。”

庄小莹走过来,指着维修记录本,问道,“维修记录本比其他飞机的厚很多,是不是也修过很多次?”

李海笑道,“这架飞机是多灾多难啊。飞机的维修记录本和汽车的差不多,每一次维修保养都会记录下来。这架飞机经历了大大小小数十次故障,每一次故障之后的维修都会有很大篇幅的详细记录,这个本子只是一个简单的索引目标和摘要,完整的维修记录估计得几个箱子装了。”

李援朝说,“是的,当初这架飞机交接过来是我接的机,维修记录足足装了三个箱子,所有的文字资料有好几百万字呢。”

“太夸张了吧……”庄小莹不敢相信。

李海说,“光是历次改进形成的补充操作说明书就有几十万字,一点也不夸张。你也看到了,这架飞机的传感器一大堆,看着u乱糟糟的,其实已经整合为一个标准系统,光是这一块就需要我们飞行员和机务人员认认真真的学上几个月的。”

“所以我们一接到保障洞三拐号飞机的命令,就感到十分的头疼,工作量不是一般的大。”李援朝摊着手说。

李海拍了拍他的肩膀,“援朝班长,还得辛苦你们抓紧时间把前起落架的问题解决掉。未来一段时间,这架飞机的任务比较重。”

“是!”

李海和庄小莹离开维修机库往办公楼去。

“恢复得怎么样?”李海问。

庄小莹说,“好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