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起航1992 / 章节正文阅读

第921章 一号项目!(2 / 4)

作品:《起航1992

其他的同志纷纷点头附和,对苏为民同志和唐长浩同志的话表示赞同。

苏为民同志接着说道:“刚刚小张同志做介绍的时候,我仔细听了,他十分看好咱们国家汽车产业在未来的发展情况,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老百姓们的经济情况持续改善,国内汽车产业将会迎来一个更大的爆发和增长,这都是与我们了解到的情况相吻合的。”

大家纷纷点头:确实,这些大佬们身处的位置,让他们对这个国家的经济情况以及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和走向有更清晰的了解,自然知道苏为民同志说的一点没错。

“一个年产四五十万辆汽车、年产值高达三四百个亿的项目啊,”说起这个,苏为民同志不由得摇头,感慨的道:“刚刚小张还说了,他认为到2005年,国内汽车的年产量将能够达到300万到350万辆左右的规模,对这个数值我是比较认同的,也就意味着等这个生产基地建成之后,未来的华腾集团还会在这个基础上建二期、三期项目,将来甚至会形成一个年产上百万辆汽车的汽车城……”

说到这,苏为民的眼中有光芒在闪烁:“年产量超过100万辆啊,真的不敢想这会是怎样的一个场面。”

正在感慨的苏为民绝对不会想到,到2005年的时候,国内汽车的年产销量已经双双突破了500万辆,而非张起航刚刚说的300万至350万。

话说回来,咱们国家去年的汽车年产量也不过163万辆,这还是乘用车和商用车家在一起的总产量,到2005年达到300至350万辆,已经是翻了一番还要多,7年的时间翻一番,这已经是一个足够激进、足够大胆的猜测了,谁敢往500万辆的规模上去想?

唐长浩笑着道:“班长,您还年轻着呢,而且现在马上就是2000年了,到2005年不过才5年的时间而已,您到时候完全可以再来检查小张的工作,看看他完成的怎么样,如果他完成的不好,您就狠狠的批评他。”

大家跟着附和。

苏为民同志今年不过才60出头,在这个级别的领导同志当中属于年富力强的,如果到时候唐长浩真的来华腾集团的这个新工厂视察,提起今天的这番对话,未免不是一段佳话。

苏为民笑着摆摆手:“这些就不说了,唔……小张的作品大家都已经看到了,大家就说说自己的想法吧,嗯,要不老唐你先说两句?”

“既然班长让我说两句,那我就说两句,”到了苏为民、唐长浩的级别,已经没有那么多的忌讳了,唐长浩笑着点头道:“首先第一点,我们要充分尊重华腾集团的自主经营权,我知道在见到了这两款车、听了张起航同志介绍的这两款车未来销量的展望之后,有些同志的心里可能有些按捺不住了,希望用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张起航同志、要求华腾工业集团将这个工厂放在什么什么地方,要我说啊,这种想法非常要不得,更不能有!”

唐长浩这话一出口,站在外围的几位领导同志的脸色微微有些尴尬,显然他们从心里确实是这么想的,希望省里能够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华腾工业集团将这个新建的工厂放在哪儿,最好连配套的优惠措施都没有,自己百赚一个年产值数百亿的大型汽车制造基地,没想到还没等自己开口呢,唐长浩同志非常不给面子的揭穿了自己的想法,并且直接对这种想法说“no!”,这就让某些同志脸上有些挂不住了。

反倒是苏为民同志,微笑着点了点头,显然是在以这种方式对唐长浩同志的这番话表示赞同。

唐长浩接着说道:“我们的有些同志,习惯了以行政命令的方式来做工作,却忘记了经济的发展不是只靠行政命令就可以解决的,华腾工业集团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发展到眼下这个规模,是因为行政命令吗?

不!

正是因为我们给予了以张起航同志为首的华腾集团这个经营和管理团队足够的尊重,让他们放手施为的结果。

在过去的这些时间里,已经充分证明了只要我们相信自己的同志,我们的同志就能够创造奇迹,相反,有多少原本红红火火的企业是因为个别同志的瞎指挥、乱指挥而出现问题乃至发展到资不抵债的局面的?”

这话不免有开地图炮的嫌疑,但毫无疑问,唐长浩的这番话一出来,也确实镇住了不少“蠢蠢欲动”的同志,唐长浩用这种方式告诉了某些同志:少打什么歪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