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2 / 3)

作品:《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圣躬安!”

“平。”

“谢陛下。”一阵简短的礼节之后,众臣先后落座。十多年过去,李杰已然接近而立之年,虽然他的容貌已经很年轻,但他俨然蓄起了胡子。

入乡随俗嘛。

“关于契丹求和一事,诸卿是怎么看的?”今天召集两府重臣于讲武殿开会,主要是为了两件事,第一件便是契丹求和的事。

一个多月前,狄青大破契丹大军,攻入契丹中京大定府,契丹太后萧耨斤以及契丹皇帝耶律宗真,都被狄青所率的大军生擒。

虽然宋军几乎是以碾压之势击破了契丹大军,但先锋狄青仍是一朝成名天下知。

生擒契丹的皇帝和太后,这一战,近乎是灭国之战。狄青,怎能不名满天下?

而且,此时的大宋并没有重文轻武之风,武人的地位已然和文臣并驾齐驱。

尤其是在从事海贸的商贾眼中,武人的声望更是超过了文臣。毕竟,大宋在海外的威名,靠的是这些武臣真刀真枪打出来的。

文臣治世,武臣拓土,双方没有高下之分,只是职责不同而已。萧耨斤和耶律宗真被生擒之后,立刻向大宋发来求和的诏书,尽管他们已然是阶下之囚。

但契丹的底子,还是有一点的。况且,以大宋现有的生产力,即便名义上占领了契丹,也无法实际统治。

契丹是出了名的地广人稀,如今契丹所属的领土,绝大多数都是以草原为主。

大宋即使占领了,也抽不出人去开拓。何况,开发这些地区的成本也很高。

大宋完全没必要全占了。按照李杰的设想,契丹只要去掉帝国的封号,并且向大宋称臣,成为大宋的附属国即可。

当然,似上京、东京这样有着一定基础的熟地,大宋是可以拿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