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殿试策问(2 / 3)

作品:《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殿试题目多以经史和时政为论题,这次殿试题目大意是如何治国,结合当朝时政讨论治国之策。看来这次的考题十分考验士子们平日里的见闻和大局观啊,太过宏观了,一个答的不好便是泛泛而谈了,李杰开始闭目沉思起来。

周围的考生见到李杰的样子不由感到奇怪,这次殿试题目在他们看来很简单,从礼开始论述就好了,太祖皇帝曾言“礼法明则人志定,上下安”,歹着礼法一条可劲写就好了。

李杰沉思半晌,胸有腹稿,睁开双眼,提笔写到,臣对:帝王之临驭玉内也,必有经治之实政也…………。

何为实政?整饬朝纲,明法度,使天下分定而心安,威行而志慑。这一点弘治帝已经开始做了,万安、尹直先后开除内阁,唯独剩下一个刘吉了,但是这还不够,宪宗时期崇信佛道致使朝政荒废,如今京师剩余大量的僧道,也亟需解决。

在奉天殿前李杰便感受到了刘吉的恶意,既然已经得罪了也不怕了,直接在文中写到,先朝妖佞之臣,需尽皆放斥,至于朝中勋戚、近侍等李杰在文中不做多写,不宜树敌太多,自己目前还是太过弱小,写刘吉也是因为他释放恶意在先。

对于吏治李杰也写了几条建议,一是严格选拔和考核各级官吏,需要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任用贤能,使正直官员能够充分施展抱负。

经济方面最重要的便是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以繁荣经济,黄河的治理不容轻视,明代的漕运,一直都是南粮北运,黄河的水患严重威胁了南北运输的生命线,李杰将会试中的治黄策问简单加工一番写在文中。

灾民的问题一直是当朝十分头疼的问题,在治理黄河的过程中,虽然需要大量的民力,但是也能起到“以工代赈”的作用。

另外还需要减免赋税,减轻人民负担,采取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应当大力推广均瑶法,努力减免杂役赋税。

明朝时,政府征收赋税、徭役都是交由里甲负责的。里甲是田赋和一切徭役的主要承担者,田赋和一切徭役均是通过里甲征收的,十户为一甲,一户欠收由其他九户补足,一甲欠收由其他九甲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