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择才大典(2 / 2)

作品:《我以诗歌斩妖除魔

陶渊明之诗宗,王勃之诗宗,张九龄之诗宗,王昌龄之诗宗,柳宗元之诗宗,韦应物、孟浩然、韩愈、贾岛、白居易、王维、岑参、高适……

当初文朝建立之初,号称三十六诗宗并立,人族文人战力最甚。

如今许多宗门也有断绝传承,或是山门不再,却仍见繁盛。

期间田园派,边塞派传承最广,其势颇大,于人族中多有骨柱。

而除了诗宗文人,这场中高台之上也站着不少的朝廷文人,一片殷红,十分瞩目。

某种意义之上,文朝朝廷,便是这文朝最为庞大的诗宗。

他们集聚无数文人,掌控这一国之运转。

而此刻,他们就站在场中,等着之后的择才大典举行。

入朝廷,或是入诗宗,只在学子的一念之间。

宋穆带着这些人到达场中的时候,那场中不少诗宗之人已经开始窃窃私语。

“那宋穆,其诗词强悍万分,境界也更加之深厚,若是能入我高氏诗宗,当在边塞一展拳脚!”

“高兄却是多有高攀了,这宋穆之实力,便是那李杜诗宗,都会争抢一番的。你的先祖,可比得过李杜二圣的名头?”

“也非这般就可定论,那宋穆师父,可是皇甫风明,你们且也知道那人,其妻乃是陶氏嫡系,是有真传承于身上,这宋穆,或许会选陶氏诗宗!”

“我却说,这般我们且不要作何判断了,这总归是那宋穆选我们,且还不到我们选他的时候。”

这几个诗宗的子弟这么说着,当下目光却是看向这高台另一侧,那是这祭坛之处最高的地方,此刻上面坐着几人,乃是当今圣上,和两大超级诗宗的传人。

李氏诗宗的李正文,和杜氏诗宗的杜飞鹰都在此处落座,此刻正侧身恭敬的与李翱交谈着。

“两位爱卿,可觉得此番会试殿试选出的的学子,如何?”

李正文当下拱手,沉声说道。

“陛下,今年春闱可谓是惊天动地,频频有大文出世,乃是我文朝之福泽,这些学子,自是上乘,而能有这等祥瑞,都是陛下治世之功。”

李翱笑着摆手,还调侃了李正文一句。

“你啊,便是这般油嘴滑舌,且骗走了朕的妹妹!”

李正文只是微微一笑,李翱则是看向旁边的杜飞鹰,当下笑着说道。

“杜将军,你觉得如何?”

“李叔叔刚刚且已经说了飞鹰想说之话,不过飞鹰却是对那宋状元多有一些关注。”

“哦?不妨说来听听?”

李翱顿时有了几分兴趣,而杜飞鹰当下目光看了看李翱,这才微微一说。

“说来微臣狭隘,初始只是觉得这才子诗才浩荡,未来可期,而后,却是因为其师父,乃是那皇甫风明……”

这么说着,李翱顿时哈哈大笑了一声。

“我说如何,杜将军,莫不是还在为了输皇甫风明一剑而耿耿于怀?”

杜飞鹰且不说话,此番李翱却是笑着说道。

“只是你却是不能如愿了,这宋穆只是其徒弟,若是与其切磋,却是不合你的身份。”

李翱这般说了一句,当下便是话题一转聊起了杜飞鹰与明姝郡主的事情。

而此刻,宋穆等人也已经在这祭坛广场上站定,众人也正往着四周张望。

“学子入位,躬身谢恩,祝文朝万物长荣,八方安定!”

一位年老的祭祀官此刻上前大声的喊道,众人纷纷跟着呼喝三声,声震云霄。

与此同时这广场上便有阵阵擂鼓的声音响起,鼓声震荡,气势浩大。

宋穆也跟随礼官指示,当下手握红香,缓步上前。

于这祭坛广场上三起三拜,且告知先辈,这文朝,从此多了一批鼎力之臣。

一众书生,也要在这里向先辈立下宏愿,今日始,便是为文朝效力,鞠躬尽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