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七章 送轩辕书生序(2 / 2)

作品:《我以诗歌斩妖除魔

“宋师这般所写,彷佛就是荀子的《劝学》和昌黎先生的《师说》在眼前啊。”

众人都是一顿,此刻却也是止不住的点头,感叹文章故事璀璨绚烂之时,也不免赞叹宋穆所展露哲理之精妙。

而宋穆则是一路往下写下去,最后为此文写下最后一句。

“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文章终于落成,便再次引来众人发出惊呼。

此文所写,已是一位文道先行者对后辈的告戒,其中所言,有理有据,往后道理与先前求学之难相辅相成,振聋发聩。

众人已经纷纷点头,觉得宋穆所写之文章,已经是大家所成,而那蓝袍书生此刻站在人群之中,听着这些句子却也是羞愧的低头。

这等文章,才是真正的写到了众人心中,因有求学之路艰辛,才能悟到这等真理。

宋穆也为这一篇文章写下了题目。

《送轩辕书生序》

一文落成,其上竟然忽然有文气涌动,众人哗然,此刻纷纷看向宋穆。

而宋穆已经是朝着众人拱手,再朝着那人群之中打量而去,见得那蓝袍书生一副愧疚低头的模样,当下却是朝着众人说道。

“此文能成,仰赖先人照拂,如今写来宋某也是感慨颇深,还请诸位与宋某共勉了。”

众人纷纷拱手称是,此刻多是心悦诚服,宋穆便也借此抛砖引玉,重新将这话题引了回去,似乎刚刚发生的一切矛盾冲突都是不存在。

这让场中那些本来就是有所祸乱之心之人纷纷面色一顿,更是觉得有些羞愧,原来自己所以为刁难之事,于宋穆手中都是迎刃而解。

而宋穆很快便将这主题重新变为了实践,言求学便是为了实践,加上刚刚的言论及文章,倒是多有一番新的立意,让众人耳目一新之时,也深知求学需谦,刁难之意便已不是求学。

于是这场中的气氛终于融洽了不少。

如此一日下来,众人都是收获颇丰,宋穆对此也是为满意,待到众人散去后,李栋也是在宋穆旁边开口说道。

“夫子,今日你这场讲学,实是精彩万分,我想明日之后,却不会再有人这般胡来了。”

宋穆也是点了点头,此番叹了口气说道。

“这些事情其实是免不了的,轩辕书院初立便抢尽风头,我所实践之言本就在文朝多有非议,往来这般借着学术由头的争论,怕是少不了了。”

“不过也无妨了,今日这般事情,想来到时候这一切若是再有变化,你们也有了应对之法。”

“我也放心将这一切都交给你们。”

听到这话的李栋却是一愣,此番有些不解的看向宋穆,却是开口问道。

“夫子,您说这话可是什么意思?”

“难道您接下来,不会在这书院之中常驻?”

宋穆看向李栋点了点头说道。

“是啊,毕竟这文道一途,还漫长万分,我还有不少事情未能达成。”

“如今好不容易有了这番实力,我却要解了那往来的不少遗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