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永不解封的档案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三百四十一章 画眉鸟(3 / 5)

作品:《永不解封的档案

武汉电讯侦察局,对突然出现的大量电波目瞪口呆。

就算是鬼子进攻南京的时候,鬼子的电台也没有这样的热闹过。

“一定发生大事了!”整个电讯侦察局里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

作为常凯申佩剑的代笠第一时间接到这个消息。

他的情报来源非常多,但是他也没有收到确切的消息。

现在他无比期待画眉鸟的鸣叫。

画眉鸟不是一只鸟,他是代笠安插在鬼子内部极深处的一个人。

这个世界上知道画眉鸟的人多,知道画眉鸟不是一只鸟的人不超过三个。

在华北今天有一个人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静静地思考着什么。

他的办公室时不时就有人敲门进来,送上一封封绝密电报。

电报上面的内容非常的惊骇:

华北方面军最高指挥官寺内寿一大将、司令官梅津美治中将、津浦路方面作战司令官稔彦王中将、胶济路方面作战司令官三毛一夫少将,均已在最前线之临城被上万围困。

他不知道这是的有意为之,还是无意之举。

前些日子,他才送出去了的这个消息,如果这是的有意为之。

那么这一回鬼子的这大鱼们一个都跑不掉。

这是因为从第一封报警的电报发出来,接下来的电报。

报告的消息一个比一个坏:“炮火猛烈。”

“临城四面俱已有队伍进攻。”

“已经用大炮炸毁城墙,坦克已经冲进了城南”

每一个消息都令人振奋。

画眉鸟当然知道:如果这是有意为之,华北方面军的高层差不多今天就会全军覆灭了。

毕竟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面,攻破有着两个精锐大队防守的临城。

说明这支进攻的队伍战斗力非常强悍,一定是最精锐之师的部队了。

到这个时候,他脸上露出的只是担忧。

外人看到的,是他在担忧华北方面军军团长寺内寿一的安危。

实际上,画眉鸟心头想到更多的是:这肯定是针对鬼子华北方面军进行的一次“斩首”行动。

“我军经绝死姿态,拼死从西门突出临城。

攻城之敌,幸未追杀。”

这封电报拿在手上的时候,这个男人的手抖了一下。

送电报的下属有些吃惊:上司从来喜怒不形于色,是整个华北方面军里面最受尊敬的破译专家。

这回他竟然手抖了。

可见前方的形势有多么的恶劣。

画眉鸟把收到的电报翻译,命人送上去。

站起身,拉上门,对下属说道:

“我去吃个早茶。”

这个上司曾经在英国留学,一身英伦打扮。

头上戴着绅士帽,手里拿着文明棍。

就这么不紧不慢地向着外面走去。

他去的就是天天常去的那家茶馆。

一切照常!

如果有特别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他在进门的时候,轻轻地把手里只剩下极少一截的烟头给按熄了,随便地扔在地上。

很快就有几个眼珠早就盯着他的少年冲上来,终于让一个小个子男孩把这个烟头抢走了。

这样的烟头,还可以换钱的。

捡烟头这也是一个工作。

当然了,画眉鸟扔下的这个烟头,不只是一个烟头。

不到十分钟,这个烟头就在一个漂亮的女人手上。

她细心地剥开烟头。

里面除了烟丝,什么也没有。

也不是什么也没有,还有最外层的包裹烟丝的那张已经只剩下短短一截的包装纸。

纸上面是一些大大小小的黑点,像极了吸烟时候,口水沾湿了这纸,烟丝浸染在烟纸上面的痕迹。

这个漂亮的女人也不知道这上面大大小小的黑点是什么意思。

这不是她考虑的事情,她现在要做的只是把这些点一个不错地发出去。

做间谍的人,如果有密级的话,这个漂亮女人知道自己是应该是sss级的了。

她送出去的情报,连她自己都不知道内容。

不过她发出去的情报,不到五分钟,已经摆放在常凯申面前。

常凯申看着自己面前的两封电报,前一封电报的内容是那么的醒目:

“据悉:敌为攻占徐州,其华北方面军最高指挥官寺内寿一大将、司令官梅津美治中将、津浦路方面作战司令官稔彦王中将、胶济路方面作战司令官三毛一夫少将,均已在最前线之临城指挥作战。

又平汉路方面作战司令官香月清司中将拟亲率第十四师团澡濮县渡黄河经菏泽到曹县,与津浦路以西之敌相互呼应。

又敌华中派遣军最高指挥官烟俊六大将及司令官冈村宁次中将同在蚌埠设临时指挥所,亲身督战。”

后封电报就非常短了:“敌酋已从临城西门突围!”

这是什么意思?

常凯申当然清楚:这是让自己的队伍赶紧去追杀。

看看第一份电报里面那些在临城的敌酋,如果能够全部抓到,无疑是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

就算是只把名单上的敌酋抓住任何一个,在政治意义上的胜利,不比台儿庄战役来得差。

从有限的情报分析:这支攻打临城的队伍战斗力强悍,并且他们还不知道自己放过了一窝大鱼。

可是现在有一个问题:是谁在攻打临城。

结合前些天汤恩伯的第二十集团军全力都没有能够把峄县、枣庄攻下来。

林凡有两次攻打鬼子县城的前科,这是谁在攻打临城,就呼之欲出了。

常凯申命令:“立刻联络特种旅,把这两份情报传给他。

命令特种旅: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名单上的这些人抓到。”

这是常凯申第一次对林凡做出战术指挥。

鲁南支队的电台收到自称武汉行营发过来的电报。

很快第五战区也把常凯申的命令转发下来。

看着电报上的内容,林凡这才知道为什么鬼子会用一个大队的士兵性命,换不到三百鬼子突围。

现在这个时候,鬼子突围出去已经一个多小时了。

自己在空中的眼睛,也已经随着徐州机场的那些飞机一同撤到后方。

根本就无法知道那批鬼子将军们突围之后向什么地方逃跑。

林凡看着地图,思考着开战以来鬼子的种种行为。

联想到安平团长汇报过来的消息。

这次鬼子前来增援临城的队伍实在太快,太多。

想到这里,林凡明白了:这支从前线乘着列车回来的鬼子队伍,并不是前来抢救它们的这些后勤物资的。

这支鬼子队伍只有一个目的:救情报中的这些人。

那么现在只需要跟着这支队伍就好了。

让它们带着鬼子去找到那些漏网之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