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彻查(3 / 5)

作品:《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

毕竟,作为出征的将领,回到京城应该先去兵部报备。

由于事发突然,让他不得不改道前往骏扬坊,只得让亲卫前来通报一声。

当然,杨帆抓到了一名匪首,但他并不打算马上汇报。

能够给这些扶桑人提供这么多的弓弩,幕后之人一定属于朝中重臣。

如果把俘虏带到长安羁押,有可能会被杀人灭口。

更主要的是,杨帆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

……

见李君羡一问三不知,让李世民愈发生气,不过却也能够理解,毕竟调查也需要时间。

但显然李君羡调查的方向有问题,李世民不得不提醒:“那弓弩的来历可曾派人追查?”

大唐对于弓弩这种杀伤力巨大的远程武器管理极其严格,只在军中配备,而且产量极少,绝对不允许民间私有。

军器监生产的每一把弓弩,从制造、流向、回收、甚至报废都要造册登记,管理极严。

况且,弓弩的制造工艺在民间已经失传,历来只有朝廷能够生产。

只要通过弓弩去追查,定能很快找到来源。

李君羡尴尬一笑:“末将本也曾想通过追查弓弩的来历找出有谁参与,可……可末将怕牵扯甚广。”

他怎么会想不到这个?

但想归想,可若从这方面入手调查,真要把半个朝廷的官员得罪死死的。

能够弄到这么多弓弩,必定牵扯的人不会少。

再说,真要从每年上千柄弓弩中找到刺客所持的弓弩,甚至追根朔源,何其难也?

听到李君羡的话,李二陛下额头上的青筋若隐若现,隐隐有爆发的预兆。

作为百骑首领,是为皇帝的一把刀,权力极大,没想到这时候却畏首畏尾。

如果连得罪人都不敢,那成立百骑的意义何在。

虽然知道李君羡在忌惮什么,但这个家伙也太死板了。

只要寻着蛛丝马迹调查就行,又不是让他把涉及的官员抓起来一个个拷问。

看来此人忠诚无比、勇勐有余,却不是一个擅长情报组织的人才。

有所得必有所失!

可世界上又有谁在各个领域皆能精通?

这么想着,李二陛下脑中不由浮现出了杨帆的面孔,也许那小子能行。

虽然那小子有些混不吝,不过还真是个全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