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大周不良人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二百九十五章 王忠益之死(近20000字超级大章)(2 / 3)

作品:《大周不良人

这不合适啊。

如果秉持着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那赵洵是无论如何也没有可能说服他们的。

看来这真的是件难办的事啊。

“属下记下来了,能避则避,如果实在避不开,那属下保证不首先挑起争端。”

赵洵这句保证不首先挑起争端就很妙。

一般人很难理解其中精髓。

但冯昊却是懂王本王啊。

“保护好自己,本官相信你。”

赵洵也听明白了冯昊的弦外之音,抱拳道:“遵命。”

前往凉州一事赵洵并没有刻意跟书院的师兄师姐们讲,可最后书院的师兄师姐们还是知道了。

不用说都知道这是旺财这个大嘴巴的功劳。

小胖子别的本事没有,但干饭和传闲话吹嘘的本领却是一绝。

什么事情到了他的嘴巴里绝对撑不过一天就传的沸沸扬扬,满城皆知。

赵洵心道他可真的是太难了。

“大师姐、二师姐、三师兄你们真的不用担心我。我只不过是去一次河西而已。”

“啧啧。我信你个鬼啊。”

二师姐刘莺莺伸出一根细如白葱的手指在赵洵的眉间轻轻一点,随后娇嗔道:“上次去江南道照理来说应该是比去河西更安全的对吧?可你呢,竟然连一个魔宗修行者都打不过。若不是青莲道长和你三师兄合力,你就扑街了啊。”

卧槽,这件事看来以后是绕不开了啊。

黄州一战对赵洵来说绝对算的上是一次经典无比的屈辱战例。

经此一事后,他在书院之中的地位直线下降。

可怜啊,可怜他这么一个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玉树临风,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爆胎的小帅哥竟然被二师姐鄙视了。

关键二师姐方才的语气分明就跟看小孩子一样。

这让赵洵觉得自尊心严重受损,尊严被践踏啊。

得亏这么说的是二师姐,若是换了其他什么人赵洵非得要拼命不可。

当然了,大师姐还是很贴心的。

她拍了拍赵洵的肩膀道:“小师弟你不要有压力。我们不会跟你同行的,而是会隐藏在暗处。如果你有危险,我们会出来帮助你。如果你没有危险,我们不会打扰你正常生活的。”

“…”

卧槽,这就是传说中的隐形保镖吗?

赵洵觉得这样虽然听起来好一些了,但是本质上也没有什么不同啊。

归根到底,还是要跟在赵洵的身后,只是隐蔽了一些。

三师兄龙清泉清了清嗓子道:“小师弟你就不要再拒绝了。再怎么说这也是师兄师姐们的一番好意啊。”

“对啊对啊,你看看你这样一直拒绝,我们很尴尬的。”

“小师弟你就从了吧。你若是不从,我们不会放你走的。”

六师兄和十师兄唯恐天下不乱,看热闹不嫌事大,竟然加入了劝说团之中。

哦不!

赵洵只觉得自己现在就像是一条深海鱼,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他真的是太难了。

“咱们这么大阵仗,别人会怎么想?”

“都说了不会让他们察觉到的。我们都是三品以上的修行者,可以轻松的隐匿行踪,这一点小师弟你应该是相信的吧?”

三师兄龙清泉很是淡定的说道。

“小意思咯,你就放心好了,不会惹人起疑给你添麻烦的。”

“我能选择拒绝吗?”

“不能!”

书院众人异口同声的说道。

“…”

赵洵知道木已成舟,只能认下了这个现实。

“我们呢就当是云游天下了。还别说这河西我们还没去过呢。”

六师兄卢光斗津津有味的说道。

当年他游历天下,三年时间不知道走过多少名山大川。

可是他却没有去过河西,更没有去过西域。

进入长安,在终南山修行后卢光斗便很少再离开云游。

上一次陪着赵洵去江南道却是他这些年来第一次出远门。

卢光斗一直有一颗少年躁动不安的心,如今得了机会自然要好好游历一番。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三师兄吟诵道:“山长教育的好啊。这也是我们书院历来培养人才的模式。用小师弟你的话说,那就是理论结合实践…”

“…”

赵洵此刻心中已经飘过了无数羊驼。

平日里也没见书院的这些师兄师姐们这么能说会道啊。

为啥现在一个个都跟相声演员,脱口秀演员一样啊。

妈呀,这谁顶得住啊。

赵洵当然不敢再拒绝。

若是再拒绝下去,还不知道书院的师兄师姐们会想出什么奇葩的理由来劝说赵洵。

罢了,罢了,他从了还不行吗?

书院少年团这次重组,加入了大师姐、二师姐为首的中年女性。

团的规模大了,影响力也增加了不少。

但是师兄师姐们还是履行了承诺,并没有对赵洵进行过多的干涉。

书院是书院的路线,朝廷慰问团是朝廷慰问团的路线。

两者在通常情况下不会有任何的交集。

除非发生意外。

出发的当天,赵洵和贾兴文、旺财作别。

本来二人是想要和赵洵同行的,但被赵洵给劝住了。

“旺财,贾大哥你们回去吧。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你们身上也有自己的责任,不必担心我。”

赵洵的朋友很多,但过命的兄弟却屈指可数。

旺财和贾兴文绝对可以占有一席之地。

赵洵很珍视这段友谊,自然不希望他们以身犯险。

赵洵好歹也是六品修行者,危急关头可以自保,贾兴文和旺财就不行了,留在长安才最安全。

“长安有多繁华,其他地方就有多荒凉。”

离开长安西行之后,一连十数日在荒郊野外扎营,让赵洵如是感慨道。

如果不是显隆帝这个不做人子的狗皇帝裁撤了从河西到长安的驿站,情况应该不会这么差。

可是现在从长安出发的慰问团竟然连个晚上睡觉的地方都没有,只能钻帐篷。

这简直是太惨了。

慰问团的官员们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已经将显隆帝的祖宗十八代问候了个遍。

赵洵现在竟然有些期待到凉州了。

虽然凉州有魏王李琏这个死对头,但是也有大宅子住和热水澡洗啊。

再说了魏王也不敢在这种时候公然动手行凶吧?不敢吧不敢吧?

即便魏王真的是个愣头青,或者被仇恨冲昏了头脑,下定决心对赵洵动手,赵洵也全然不惧。

因为他背后有书院啊。

师兄师姐们就在暗处。

只要赵洵有危险他们绝不会坐视不管。

届时魏王一定会后悔的。

当然,这件事赵洵不会率先发难。只要魏王保持低调,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那么赵洵也不会生事。

和气生财,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不知不觉间赵洵进入了梦乡。

他睡得很甜,梦境也是相当的真实。

赵洵又出现在了向西迁移的那个部落旁边。

这一次他又变成了旁观的视角。

小男孩乌拉尔骑在一匹骆驼的背上。

骆驼的驼峰已经干瘪,显然食物不足的问题不光影响到了人,还影响到了牲畜。

“该死,真的该死!”

乌拉尔不停的扯着骆驼嘴上的嚼头,不管他多么努力就是无法令这畜生挪动一步。

“快点,快点动一动!”

这片草场已经枯黄,他们在转场的过程中曾经短暂的在此停留了一段时间。

但现在是时候出发了。

继续留下去不仅牲畜会饿死,人也会饿死。

他们当初之所以离开家乡,离开那片熟悉的草原就是因为已经难以生存了。

转场迁移的过程是很痛苦的,但这是他们必须要走的路。

据说在西域那里水草丰美,牛羊有吃不完的野草,人也能有足够的馕和奶酪吃。

为了到达那个梦想中的地方,他们必须克服一切困难。

忽然雷声大作,乌拉尔抬头瞧去,只见水蛇一般的闪电划过天幕,在天空中撕开一道明显的口子。

紧接着倾盆大雨滂沱而下。

“下雨了!下雨了!”

乌拉尔狂喜道。

他们已经多久没有见过下雨了?

几十天?一百天?

雨水对于游牧民族来说意味着一切。

老天爷只有降下丰沛的雨水,草场才能长出足够的青草。

只有青草丰足,牛羊才能有足够的食物,才能吃的膘肥体壮。

这是一种循环,谁都绕不开的循环。

紧接着部落中的其他族人也欣喜若狂的挥舞着拳头张开嘴巴去接雨水喝。

他们已经很久没有喝过水了。

缺水使得他们的嘴唇干裂。

而现在有些微腥的雨水在他们喝来却是犹如琼浆玉露一般美味。

“不用再走了,至少短时间内我们不用再走了。”

疲惫使得几乎每个族人都厌倦了无休止的迁移。

他们希望能够在一个地方定居下来,然后开始新的生活。

对草原游牧部落来说,只要有草场的地方他们就能生活,丝毫不用担心适应性的问题。

乌拉尔将骆驼勒的跪下,随后他从骆驼背上轻巧的跳了下来,虔诚无比的跪倒在地磕头道:“愿苍天降下喜雨…”

这是老巴斯求雨时候说的祭词。

乌拉尔一直忘记不了这个部落传奇。

在他的脑海深处一直留有一片区域,那片区域是关于老巴斯的记忆。

老巴斯每一次的跳神乌拉尔都记得,那矫健的步伐,那虔诚无比的表情。

可惜老巴斯的虔诚没有换回一场救命的大雨。

最终部落不得不选择西迁。

老巴斯也在随后病倒死去了。

但是不知怎的,乌拉尔一直觉得老巴斯其实并没有死,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存活着。

“是老巴斯,是老巴斯在天上为我们祈愿哩。”

乌拉尔如是说道。

他坚信是老巴斯的祈雨最终感动了上苍,才会在他们走投无路的时候降下甘霖。

这场雨对部落来说实在太关键了。

有了这场雨他们一定能够活下去。

老巴斯啊,你看到了吧,这是长生天的眼泪,也是你的祝福。

赵洵醒了。

他能清楚的记得梦中的所有场景。

乌拉尔,骆驼,大雨…

这种感觉很奇妙,就像是有人在你的脑子里放电影一样。

他也很难用言语来形容这种感觉。

但一而再再而三的梦到这个人的生活,到底意味着什么?

这个乌拉尔不会是他的一个双生子吧?

赵洵之前很喜欢看科幻小说,对于双生这个概念设定很感兴趣。

如今他一直梦到乌拉尔,甚至代入乌拉尔的视角,怎么都觉得这是一个双生子啊。

至于另一个世界的卢卡王子…

也曾经不止一次的在赵洵的梦乡中出现。

“难道说卢卡也是一个双生子…”

卧槽这也太科幻了吧。

赵洵不知怎的竟然觉得有些兴奋。

“若是能够合体的话那岂不是无敌了。”

拥有三段记忆,拥有三个技能,拥有三段人生。

若是赵洵能够熟练的掌握梦境,在三个梦境之中不断的切换,那确实无敌了。

也许有一天卢卡可以打开黑暗之门?

也许有一天西域的乌拉尔会见到赵洵?

光是想想就觉得刺激。

可惜恩师青莲道长吴全义此刻不在身边,不然赵洵真想要让他老人家解梦一下,看看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赵洵看了一眼天色,发现仍然是黑漆漆的。他刚刚应该睡了没有多久吧?

思量再三,他便再一次闭上眼睛。

距离天亮还有很久,还是继续睡吧。

赵洵心道。

只有睡好觉天亮后才有力气赶路。

赵洵可不想成为整个队伍的拖累。

要是修行者赶路还觉得困乏,简直是丢修行者的脸。

传出去山长和书院的面子往哪里放?

...

...

翌日一早,赵洵早早便起身洗漱。

长时间在不良人衙门当值让他形成了良好的生物钟。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赵洵之前看过不少研究失眠的文章。

基本上所有的失眠都是和生物钟紊乱有关。

如果一个人有良好的生物钟,排除心理因素,那么失眠的可能性很低。

说白了,这看的还是自制力。

只要自制力足够强大,基本不会出现失眠的情况。

“吴大人,早啊。”

赵洵亲切的上前和此次的慰问团钦差吴真卿问好。

长期的社交生活,使得赵洵养成了良好的社交习惯。

混迹职场,历经了各种勾心斗角,赵洵能够很游刃有余的处理人际关系。

其实赵洵本人是个社恐患者,但被生活生生逼出了社交牛逼症。

所以不要扯那些所谓的压力啊,困难啊,还是没有处于绝境。

当你不得不面对生活,和生活这个怪物对线的时候,什么社恐,什么抑郁症都会被抛诸于脑后。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连一个社恐人士都能变成社交牛逼症人士,还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赵大人早。”

吴真卿也冲赵洵拱了拱手,微微颔首笑道。

吴真卿的官职是礼部员外郎,妥妥的清流官。

照理说他是瞧不起赵洵这样的武官的。

而且不良人又是武官体系中的另类,属于皇帝的鹰犬,跟内侍监内卫齐名。

在文官心目中,不良人绝对是恶臭的,没有人性的。

可吴真卿偏偏很欣赏赵洵。

理由也很简单,赵洵和其他不良人不一样,简直就是一股清流。

在吴真卿看来,能够在外部环境如此黑暗的情况下坚守本心,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有道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赵洵就像是泥塘中生长的一叶莲花,让他觉得卓尔不群。

而且赵洵的办事能力确实很强,长安城中许多别人办不了的案子赵洵能办。许多人不敢办的案子赵洵能办。许多人不愿意办的案子赵洵依然能办。

能够在长安官场混的,哪个不是人精中的人精。

混迹官场的最重要的一项准则就是各扫自家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不该你管的事情一定不要去管。

如果非要狗拿耗子多管闲事,那到头来吃亏的一定是你。

但这官场也不全都是明哲保身之人,总会有一些人不计个人得失,总会有一些人将个人的利益甚至是生死置之度外。

他们一心为了社稷,一心为了百姓。

这些人定然会青史留名。

在吴真卿看来,赵洵就是这样一个人。

赵洵和那些御史言官不一样。

那些御史言官,看似仗义执言,敢于犯颜直谏,冒犯天威。其实他们只是为了博得一个好名声。

这些家伙卖直求名,目的不纯,最关键的是为了喷而喷,个人能力拉胯,办事的本领实在太差。

这些家伙跟赵洵完全没得比。

赵洵是能力、胆识、气度全部在线,是朝中不可多得的好官。

吴真卿是自愧不如的。

所以当他得知赵洵会和他同行时,内心十分的激动。

“吴大人,听说你擅长丹青,尤其喜欢画风景。不知可否告知赵某这作画的诀窍是什么。”

赵洵之所以问这个问题,并不单纯是想学作画。

虽然他当初在大学的时候选修过一段时间的素描,但也就是懂个皮毛。至于国画他更是一窍不通。

赵洵是想要通过学习国画的运笔、构图来锻炼自己画符的能力。

在跟恩师青莲道长吴全义学画符之后,赵洵在刻意的每日练习。

他知道自己画符的天赋比不了文宗方面,所以花的时间精力很多,指望勤能补拙。

加上青莲道长一直在给赵洵开小灶,赵洵的成长速度还是很快的。

可有些细节方面的问题恩师也跟他讲不清楚。

因为有的人会画不一定会讲。

青莲道长就属于那种会画但不太会讲的类型。

有的时候钻到死胡同里了,师徒俩人大眼瞪小眼在那里干瞪眼,着实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赵洵曾经通过旺财的关系找到大画家兼神符师韩伯虎,跟韩伯虎学习了一段时间作画,领悟到了作画和画符之间的联系。

那种联系很细微,很微妙,若不细心体会琢磨很难领会。

但赵洵悟到了。

本来他若是再跟着韩伯虎学习个把月,不说能够开宗立派成为一代神符师大家,但至少也能够小有所成。

可王忠益突遭变故,让赵洵心灰意冷。

他想要换个环境,所以选择了前往河西。

这就使得他画符的练习落了下来。

也许是天佑赵洵,让赵洵在同样前往河西的慰问团中遇到了吴真卿。

吴真卿的官职是礼部员外郎,品级不大不小。

在官场混迹了几十载,吴真卿可谓是名不见经传。

但与他的官声比起来,他在艺术方面的造诣那可是相当的高的。

有的时候生活就是如此的讽刺,错位的官员,错位的艺术家组合在一起,让人唏嘘不已。

吴真卿是大周最有名气的画家,他的画作涉及了风景画、人物画种种类型。

风景画中他不仅能画花鸟虫鱼等常见的意象,也擅长画青山、草原、沧海等大气的意象。

在吴真卿的笔下一切皆有可能。

赵洵觉得跟着他学作画...哦是学画符准没有错。

因为画符主要是画线条,这一点和素描有些许相似。

一个技法纯属,画艺精湛,技术已经是炉火纯青的画家教授赵洵一些最基本的画线条的方式,绝对是游刃有余。

“赵大人客气了。”

如赵洵所料,吴真卿微微颔首道:“其实作画并不难,之所以很多人对作画望而却步,是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领悟到作画的精髓。”

吴真卿稍顿了顿,见赵洵听得十分认真,便清了清嗓子道:“作画的精髓就在于你要和画融为一体。说的再简单一些,你要把自己置身于画中。”

啧啧,这番说辞见功底。

赵洵心道对方不愧是大画家,短短几句话让他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作画如是,画符亦如是。

有些东西本就是殊途同归的。

经由吴真卿一番点拨之后赵洵如茅塞顿开。

接下来就是练习了。

可惜如今他置身于荒郊野外,连洗热水澡都难,更别提铺纸研墨,练习画符了。

还是等到了城中再说吧。

如今距离他们最近的城池就要数凉州城了。

这座城池是河西走廊东端的起点。

饶是如此,他们也需要赶路数日才能抵达。

不过慰问团的行进速度还是很快的,在最快速度的加持下他们最终在十日后抵达了凉州城外。

长时间的风餐露宿让几乎所有人都感到疲惫不堪。

这种时候看到了一座巍峨无比的城池,简直就和看到了亲人一样。

赵洵本人也是十分欣喜。

总算是有了休息的机会了。

至于魏王嘛,赵洵倒不是很担心。

若是他识趣的话,最好不要来招惹赵洵,否则是会扑街的啦。

...

...

一行官员陆续进入城中。

照理他们是要去见魏王的。

吴真卿作为钦差,理所当然首当其冲作为表率。

可说来也巧,魏王出城打猎去了。

吴真卿到了魏王府后扑了个空,别提有多尴尬了。

他只得再折返回去,先休息一番。

赵洵却是绝不可能去拜见什么魏王的。

在他看来他不欠魏王什么,双方互不相见就是最好的选择。

眼下他最需要的是洗上一个热水澡,然后舒舒服服的睡一觉。

哪怕是修行者也需要舒适的环境才能让自己的修行更上一层楼。

若是天天过得苦不堪言,那修行品级多半也不会晋升。

凉州知府给钦差团安排的是一座三进的大宅子,赵洵单独住在一间宽敞的跨院中,所以也不用过于担心隐私的问题。

这个时代总体来说还是民风淳朴的,偷窥这种事情应该不会有。

下人们在木桶之中打好了热水便退下了。

赵洵试了试水温,很满意。

他不喜欢太凉的水温,那样没有蒸腾热气熏着的快感。

他也不喜欢太热的水温,那样让他感觉自己是一只锅里的大鹅。

铁锅炖大鹅的梗就是这么来的。

不得不说,下人们的手法很好,这水温拿捏的恰到好处,完全符合赵洵的要求。

赵洵褪去衣物后干脆利落的跳到了木桶之中。

啊!

爽!

好爽!

赵洵只觉得自己一瞬间灵魂出窍了一般,浑身的疲惫感一扫而空。

他已经很久没有洗过澡了。浑身都带有一股嗖味。

在野外最多也就是洗上一把脸,还不敢用太多的水,生怕找不到水源。

有限的水都是留给人和马饮用的,以做到有备无患。

这就又要吐槽不做人子的显隆帝了。

这厮整日满脑子不知道想的是什么,竟然做的出裁撤西部驿站的事情。

驿站才能花朝廷多少钱?

比起显隆帝骄奢淫逸的大兴宫室,比起他南征北战耗费大量军饷,驿站的那点钱算个屁?

看问题不能抓住主要矛盾,却在次要矛盾上拼命发力,真是个扑街仔。

要说起来,历史上有一个很有名的皇帝也做出了裁撤驿站的决定,结果下场很是凄惨。

这个皇帝就是大明崇祯帝。

天启帝驾崩之后了,他的弟弟朱由检继位,改年号为崇祯。

少年天子登基继位,自然是想要施展拳脚,大干一番的。

论工作态度崇祯确实是没啥问题的,甚至可以算的上是勤政。

但是论工作能力和工作方向崇祯却着实有些让人挠头。

这个也可以理解,毕竟崇祯一直是被当做藩王养的,基本没有受到过什么正统的帝王教育。

如果他的哥哥天启帝没有暴毙,如果天启留下了子嗣,那么都没有崇祯什么事了。

偏偏天启帝无后又暴毙,这便给了崇祯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