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元辅 / 章节正文阅读

第254章 言出法随(上)(3 / 3)

作品:《大明元辅

他一走,议事堂里便只剩许国、吴兑二人,吴兑本也要走,不意被许国叫住。

许次辅面色沉肃,问道:“环洲师兄,皇上今日之举,你可曾有过耳闻?”

他这一声“师兄”很有说道,吴兑和他都是高拱门下弟子,差别在于吴兑与他不同科,是嘉靖三十八年进士。那时候的高拱地位还不算太高,只是那一科的同考官而已,因此所取之士也少,门生之中成器的就更少。

而许国本人则是嘉靖四十四年进士,比吴兑晚了两科。那一科是由高拱做主考官,故所取门生也最多,几乎可以称得上大爆发。许国在这一科本来不算最为突出,但他官运极佳,反而超越各位同年,早早就进了内阁,资历因此提升。

但大明有大明的习惯,在某位恩相的门下,内部交往之时往往不光看官职高低,还看进士资历,所以许国称呼吴兑“师兄”是没问题的。

有问题的地方在哪呢?在于“官职高低”有个例外,即入了内阁之后,也可以光看内阁之中的资历。

许国比吴兑晚两科,得进士差了六年,但却只比吴兑小两岁,因此自两人都在阁后,他便未曾再以师兄称呼。今日重新把“师兄”翻出来叫,显然是表明他现在不是以内阁次辅的身份和吴兑说话,而是以实学派一员、高拱门生的身份请问师兄。

吴兑知道他的意思,也知道许国在怀疑什么,但此事连高务实这个当事人都是今天才知道,他又从何而知?因此吴兑摇了摇头,很正式地回答:“此事我全不知情,甚至直到如今都觉得不可思议。”

许国看起来倒也不像很怀疑的样子,只是皱了皱眉,似乎陷入了思考。

吴兑见状,又补充了一句,道:“若依我之见,恐怕日新事前也不知此情。”

许国叹了一声,苦笑道:“不瞒师兄,小弟亦作此想,只是小弟愚钝,实在不知皇上此举之用意……莫非真要将内阁从上到下全换一遍么?”

“岂会如此?”吴兑摇了摇头,道:“须知此事之由头根本不足挂齿,那南北镇抚使挂冠也好、请辞也罢,接锦衣卫内务,与我内阁何干?至于无棣去位,日新、心斋先后闭门,亦不过皇上宣诏可解之困,何足道哉!

我料皇上此举,诰设定南都护府必然是假,而为日新张目则或为真。至于事涉内阁……或是皇上无意之犯,或是为了警告某些人等。总之,都应该不会是真冲着内阁而来。”

许国沉默片刻,苦笑道:“无论皇上意在何处,事到如今都已不容我等退步,惟上疏请辞而已。”

吴兑对此倒很看得开,挥袖道:“请辞便请辞。早年间我曾有一次与日新闲聊,他曾提及一句:日升月落,不缺某人。今日亦如此理,内阁如何非我所能置喙,皇上留也罢,撤也罢,更迭也罢,终归是看皇上圣裁。我所能为者,无非表明决心而已。”

许国这次倒微笑起来,颔首道:“师兄此言大善,国亦作此想。”

此时虽然天色已晚,但宫门尚未关闭,几位阁老都是翰墨国手,各自飞快写好辞疏,纷纷亲自前往乾清宫前扣阙送阅。

面对急得满头大汗的陈矩,朱翊钧坐在西暖阁书房御案前,头也不抬地问道:“除了张学颜之外,内阁诸位先生都到了?”

“是,皇爷,都到了。”陈矩咽了口吐沫,声音干巴巴地问道:“皇,皇爷,现在如何是好?”

朱翊钧终于抬起头来,瞥了陈矩一眼,平静地道:“什么如何是好?如今天色已晚,朕已经乏了,且宫门将闭。

朕想着诸位先生都是明理之人,应该不会视二祖列宗之制如无物吧……既如此,那就请先生们明日再来。”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泓小鱼”、“黄金发123”、“御剑飞蓬重楼”、“曹面子”、“lyloveww”、“最後的疼爱是手放开”的月票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tiger0756”的14张月票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