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元辅 / 章节正文阅读

第282章 宫里宫外(三十)议三让(3 / 4)

作品:《大明元辅

高丽建国初期的北方大概在后世大同江以北的龙兴江一线与渤海国对峙。936年-943年,高丽北扩到后世朝鲜元山市。993年,高丽西北部到达鸭绿江。

高丽蒙古战争后,高丽北部的东界、北界被蒙元占领,成为元朝的双城总管府和东宁府,隶属于元朝辽阳行省。济州岛也长期成为蒙古人的直接管辖地“耽罗军民总管府”,负责防倭和高丽海外侨民事务。

元末期,高丽积极北拓,收复北部被蒙古占领的土地。1388年,在明朝击败东北地区的北元军队后的第一年,明太祖建立铁岭卫以取代元朝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北部的开元路。

由于高丽声称对开元路朝鲜半岛北部地区拥有主权,彼时重心全放在继续讨伐元朝余孽的明朝不打算节外生枝,遂放弃了开元路朝鲜半岛北部的领地,并将铁岭卫改置于辽东奉集堡(后世辽宁沉阳东南奉集堡)。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铁岭卫又从奉集堡移至银州(后世辽宁省铁岭市)。

高丽末年和朝鲜王朝初期,李成桂对朝鲜半岛图们江流域加强了管理,招抚居住在该地区的女真人,最终使图们江和鸭绿江成为大明与朝鲜的界河。

简而言之,高句丽早就被唐朝灭亡,后来的高丽是从新罗分裂而出,继而又改朝换代为朝鲜并逐步统一朝鲜半岛的。

究其历史,可以说当前的李氏朝鲜乃至追朔其祖上,原本都不曾是中原王朝直辖统治的一部分。[注:要注意,这里说的是不曾直辖统治,但新罗是唐朝的附属国。]

那也就是说,大明接受朝鲜内附,实质上是中原王朝第一次全面直辖统治朝鲜半岛。因此,这些认为大明应该“三让”的朝臣其实是担心朝鲜民间对于内附有不满,若无此流程则可能导致后续的统治不稳,反而需要花费更多精力、更多时间来巩固。

也可以说,他们认为汉文帝继位时三让是为了获取合法性,而此时大明需要三让,也同样是为了获取合法性。

这种思路其实不难理解:你们朝鲜也是习儒之国,现在你们要内附,我大明皇帝便按照传统来个三让,三让之后你们还坚持内附,那今后你们自然应该认可我的合法性了吧?

朱翊钧心里对此颇觉厌烦,但这道理却又不好反驳,只好把内阁六位大学士再次找来进行文华召对。

召对之上,朱翊钧也不好表露自己的意思,只能压着不满问各位辅臣对此有何看法。

王家屏首先表示反对,他的观点简单来说就是认为三让虽然理论上的确有助于加强合法性,但朝鲜离京师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而且使臣为了避免海路不安全还只能走陆路,一个来回就要两三个月(使臣不是行军,走得慢)。

这样的话,如果还要行三让之礼,那怕不是足足一年时间就这么平白无故被耽搁掉了,完全没有必要。

然而,在内阁中一直没什么存在感的赵志皋这次不知道为何却有了主见,他和沉一贯两人坚定地站在了应该三让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