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元辅 / 章节正文阅读

第282章 宫里宫外(卌二)摇光出鞘(3 / 4)

作品:《大明元辅

此时高务若自己也反应过来了——毕竟对方的打扮无论如何也不会是官军。高务若虽然并没有真正指挥过作战,但他这些年见过的名将总归不少,此时清醒过来之后立刻拔刀,也大喝道:“无知蟊贼,敢犯我书剑旗之神威,随我击穿他们!”

高务若不是拔枪而是拔刀,因为他并不配备骑枪,而是只在腰间配着一把唐横刀。这个之前稍稍讲过,高务实会给警备军中一定级别的军官配发指挥刀,而京华指挥刀的制式既非马刀,也非大明流行的雁翎刀,而是唐横刀。

之所以选择唐横刀样式,是因横刀刀身笔直,中正不阿,既有剑的王者之风,又有刀的霸者之气。高务实则向警备军等家丁武装人员表示,唐横刀除了象征着刚正不阿之外,还因为刀只有一面有刃,是“刀口对外不对内”,是一种象征着团结、我方一致对敌的武器,故用之。

由于高务实的这一宣传,最后不仅警备军的军官们喜欢横刀,像高务若这一的高家宗亲和其他一些京华高层也都喜欢佩戴横刀,最后高务实干脆命兵工厂特制了一批宝刀赐予他们。

于是这里就有一件巧事:由于高家六房一共七兄弟,因此高务实特制了“七星横刀”,他自己留着一柄“天枢”,而将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六把横刀分别赐予自己六位弟弟。

因此,高务若手中这柄横刀正是“七星横刀”之一的“摇光”,既是一柄毫无争议的宝刀,同时也是他在京华地位的象征。

摇光出鞘,高务若身边的亲卫骑丁热血沸腾,他们此时已经看出对方有约两百骑,但却根本没有丝毫胆怯,反而将之视为送上门的功劳。所有人对于高务若“击穿他们”的命令都毫无异议,于是在命令下开始调整阵型。

既然是要击穿,骑丁们很快在行进中完成了队形转换,形成了一个明显的锥形阵。只不过他们不肯让高务若充当锥尖,而是把他放在阵型中间略靠后的位置,而那位喊出“敌袭”的家丁头目当仁不让的做了锥尖,打算领头进攻。

完成阵势转换之后,家丁骑兵并没有开始打马冲锋,反而稍稍降低了行进速度,确保阵型不乱。直到双方距离拉近到两里左右时,骑丁们才开始夹紧马腹,使胯下战马缓缓加速。

等到对面继续冲锋而来,双方距离已经拉进到一里左右,京华骑丁的速度才算是进入冲阵区间。然后又等了两三个呼吸的时间,那头目一声大喝:“马枪齐射!”

“砰砰砰”的齐射枪声响起,迎面冲来的东平水寨马匪当场落马近二十人。不过冲阵之时双方都不可能退缩,因此对方仍然仗着数量优势乱哄哄地冲杀而来。

“换马刀——俯身抹刀冲阵!”

改革过后的明军骑兵现在很少有长枪骑兵,京华的骑丁也几乎一模一样。这种马刀骑兵主要的训练都是蒙古化的,在冲阵这一技战术动作中,马上骑丁大抵都是右手反持马刀,以手臂抵着刀背斜斜横于战马右侧,靠战马冲锋时的冲撞力作为骑兵手中马刀的斩杀力杀敌。

这种运用马刀之法在明军以及京华武装家丁之中就被称之为“抹刀”,至于“俯身”,那自然是为了降低可被敌方攻击的面积,由此降低受伤和减员的可能性。

东平水寨的马匪显然没料到只有不到四十人的京华骑丁们竟然会选择针锋相对的以进攻对进攻,而且还在一轮齐射之下就让自己一方减员一成。

不过此时的他们早已没有其他选择,虽然很多人因此都被动的醒了酒,但仍然坚决地与京华骑丁对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