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大人,得加钱 / 章节正文阅读

大人,得加钱 第七百四十六章 八旗的最后一口气(2 / 3)

作品:《大人,得加钱

    都是下面的人曲解王意。

    再说,收上来的钱又不是王爷自个拿家用去,全是贴补在这次出征的。

    别的不说,八旗将士的开拨银总要给吧。

    虽说不多,一人只需五两,可这么多人下来,十几万两总是要的。

    这钱朝廷是不给的,大将军王又不能自己出钱,所以只能宗室自筹了。

    同时,王爷本人是坚决不允许反战、厌战情绪蔓延的,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这次出征事关大清存亡,不管是宗室子弟还是八旗子弟,人人都要争当岳武穆。

    谁敢反战厌战,畏战怯战,谁就是大清的千古罪人!

    内务委员会正在完善战场军纪条例,对于反战畏战的宗室子弟,轻则开除宗籍发四川劳役,重则就地枪毙。

    为了表示自己与贼兵誓不两立的决心,贾六更是手书“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命人用长幡置于自己的正黄大纛边上。

    不管他走到哪,正黄大纛就到哪,同时“精忠报国”的长幡也跟到哪。

    不是“越是没有越要强调”的意思,而是真就是这样想,这样做的。

    这些年来,朝廷虽然多次下旨降低岳武穆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甚至将武圣改为关二爷,但在八旗子弟心目中天下一等一的大英雄,除了岳武穆爷爷,还真是没人能当得起。

    政治层面上,岳武穆的后人岳钟琪身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一生战功显赫,在平定青海叛乱、逐准安藏及讨伐大小金川的过程中屡建大功,被乾隆誉为“三朝武臣巨擘。”

    “终大清一世,汉大臣拜大将军,满洲士卒隶麾下受节制,钟琪一人而已。”

    如此,大将军王以武穆为榜样,以“精忠报国”激励将士的行为,自然不会受到任何怀疑。

    军费的着落有了,保守估计能通过议罪银收上不低于二百万两的军费,怎么着也够大军从卢沟桥走到长江边。

    到时打还是不打,就看朝廷后续开不开支票了。

    这一点,贾六与他的部下意见非常一致。

    军粮这一块户部正在筹备。

    相比军费,军粮这一块相对容易的很。

    因为早在大清开国之初,朝廷就在京师、各省州县、八旗驻防区设立包括京通仓、各地官仓、常平仓、兵丁驻扎区的仓廒等在内系统完备的粮食储备体系,以确保军粮支出和国家的粮食供应安全。

    户部负责军粮调拨的是侍郎和珅,为了东阁贤弟能够一举平贼,挟大胜之威扶保皇上,和珅这两天忙的连觉都没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