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大人,得加钱 / 章节正文阅读

大人,得加钱 第九百六十五章 六皇帝的全面开放(2 / 3)

作品:《大人,得加钱

    他进步了,就不希望别人也进步。

    在哪里跌倒,就希望别人也在那里跌倒。

    纵是老富已经是这个时代可以跟六皇帝正面对抗的精英,本质上却还是腐朽的存在。

    不过,学好删减版六皇帝日记的官员,也够做好本职工作了。

    奎尼就是。

    他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如今大清尚未实际一统,不仅有关外八旗虎视眈眈,蓄意分裂大清,还有外蒙诸藩态度暧昧,游离于关内关外两大集团之外。

    另外关内也有不少势力各自打着小算盘,虽然单个拎出来都无法同维新朝对抗,但真联合起来能量也能顶得上一个吴三桂。

    所以,奎尼对于皇帝陛下登基之后将重心从国家统一,转向所谓的经济发展实在是有些不解。

    而且,在他的理念中,造福好大清本国百姓就是了,又何必要“输出维新成果”,带领周边各国乃至什么全世界共同进步呢?

    这不吃饱了撑的么。

    国策这个东西,一旦制定错了,后患是无穷的。

    如前明朱棣将都城定在北方的元大都,看着是积极进取,所谓天子守国门,实际却是将自身处在高度危险之中,牵一发便动全身,结果就是明朝一直笼罩在北方游牧民族阴影之下,大量资源不断向北方倾斜虚耗。

    漕运是明帝国大动脉一说,便足以证明其定都京师的灾难性后果。

    放弃安南,放弃郑和远洋成果,放弃在海外有驻军有税收的大小据点,也都是这个定都北方造成的直接后果。

    疆防高于海防的另一版本。

    一旦明军在北方边境地区战败,就无法抵挡蒙古骑兵直抵北京城下,造成巨大的政治经济危机。

    着名的土木堡之战直接让明朝由盛转衰。

    当年八旗铁骑在太宗皇帝和开国诸王带领下几次轻松入关,不断扫荡削弱明朝的有生力量,迫使崇祯不断从对农民军作战取得优势的战区抽调生力军填塞京畿,也暴露明朝将都城放在京师的弊端。

    最终,迎来了甲申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