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 章节正文阅读

227【庐陵县中学】(3 / 4)

作品:《

若是换成以前,要么大户自己培养家奴,再扔去店铺、工坊里做学徒。要么就面向社会招收学徒,培养一个要五六年,哪像现在这么省事?

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村的孩子,非常愿意进城当学徒。

即便家里分了地,也可让其他家人打理。若是耕种不过来,还能花钱招短工,在城里做工的收入,雇佣短工做农活绰绰有余。

这就是新式教育体系的优点,能够让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会。

当然,前提是三年义务教育,否则底层孩子受教育的成本太高,不一定愿意进城给人做学徒工。

而且要有稳定的社会环境,在大明的治理下,做学徒必须请托送礼,还须三个以上良民结保。赵瀚治下就无所谓,把小学毕业证拿出来,比什么保人都更可靠。即便出了事情,比如捐款逃跑什么的,也可以让官府去学校调查家庭信息。

赵瀚讲话完毕,朝着师生作揖,师生也作揖还礼。

这一百多个学生当中,竟有几个大龄少年,或者说是青年,二十岁左右的样子。肯定是自费读书的,家庭条件还不错,穿着就不像是平民。

八个老师,六个班级,两人休息,轮换着上课。

此外,还招聘了几个校工,专门负责做些杂活,学校食堂承包给商贾。若不承包,肯定乌烟瘴气,伙食成本直线上升。

至于商贾在伙食上动手脚,呵呵,古代读书人都是宝贝,信不信他们直接跑去县衙请愿!

赵瀚站在窗外往里看,这个班正在教授《几何》。

这也是暂时只设七个县级中学的原因,因为懂得《几何》又愿做老师的只有七人。而且,这七人也是半吊子,一边教书一边自学,毕竟去年才拿到《几何原本》。

但七颗种子撒下去,三年之后,就有数百近千知晓《几何》的毕业生。

薪火相传!

赵瀚又去另一间教室,这里在教《四书》的第一本《大学》,开篇便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静观片刻,赵瀚默默离去,他的心情非常好,比大败官军扩张地盘更爽。

什么时候抽时间,把《物理》也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