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2 什么叫帝国双雄啊(2 / 3)

作品:《星际争霸:泰伦帝国

从阵型来看,帝国舰队和黄金舰队都在用最锋利的矛头尖兵猛击对方的正面,一旦从中心突破,敌方就会溃败。

但帝国剩余的将近一百艘主力舰以及剩余所有的三百多艘女武神护卫舰却并没有减速,而是继续加速分别从后方向两翼驶去,一把凶狠的巨钳正在成型。

另一方面,星灵舰队却在正面投入了全部的战舰,猛击普莱尔率领的那四十多艘战舰,一门心思地要在这场角力中取胜。

就算大多是古代的技术,星灵战舰和战机的离子推进器和重力推进器也比人类笨拙的战列巡航舰要快得多。这理应是一大优势,但问题在于在未经指挥官约束的情况下她们冲得太快,太前,却并没有意识到应该掩护彼此的侧翼。

如果普莱尔是这支舰队的指挥官,那么他一定会为部下的愚蠢而大发雷霆。

可星灵帝国的统治者虽然顽固而愚蠢,但圣堂武士阶层的执行官无一不是出色的将领,他们不会犯这种错。

侦察机和凤凰战机跑得太快,于是居然把主力舰都拉在了后面。这些虚空辉光舰生产的年限更早,没有配备能够提升速度的熔流旋叶。

等到战斗的中段,他们实际上都被经过调度的帝国战舰集群或者是维京战机分隔而来,难以形成守望相助的稳固阵线。

这样一来,星灵舰队就陷入了正面以及左右两翼的交叉火力之中,直插中心的帝国战舰则更是他们让首尾不能相顾,像是被从中间斩断的大蛇。

战场的形势逐渐向有利于帝国舰队的方向转变,他们包围了孤军深入的星灵战舰,并且给予其重创。

在这种情况下,星灵舰队的指挥官却没有采取任何的补救措施,放任这种不利局面越来越糟,陷入绝对的被动,让敌人占尽优势。帝国舰队将整个战场分隔为许多部分,以一部分战舰的损失为代价在几块区域集中优势兵力,重创其中的星灵战舰或是使得他们失去移动能力。

相比之下,各个星灵战舰各自为战,与其说是由高等智慧种族驾驶的战舰,倒不如说是困兽之斗的野兽。

帝国舰队打得很果断很坚决,星灵舰队本可以保存相当一部分的战舰撤退,因为他们的母舰非常强大,而迂回至后方的帝国战舰并不能阻止这些星灵飞船跃迁离开。

但令人吃惊的是,这些星灵战舰却决定战斗到最后一刻,完全不惜代价,不计损伤,只要能够给帝国舰队带来损失。

而在这个时候,确认已经消灭敌方大半舰队的普莱尔则下令撤退,没有把宝贵的兵力浪费在乘胜追击上。能够跟得上舰队的帝国战舰竭尽全力地跟上了,剩余的则选择炸舰自沉,把幸存的人转移到其他战舰上。

战斗爆发以后的第四个标准时,所有的帝国战舰都撤离了托雷尼斯,在该星系留下了大片的战舰残骸。在这片新形成的星舰坟场中,星灵战舰的数量要远多于帝国战舰。

一段时间以后,帝国舰队集结点。

这是一处双星系统,由一颗正在不断向外抛射能量和残骸的红巨星以及已经步入暮年的亚巨型构成,即将在几百万年后走向毁灭。集结点正位于该系统中一处稳定的拉格朗日点间,其附近能够观测到众多战舰跃迁后留下的减速痕迹,在波涛汹涌的辐射背景下依旧很醒目。

在宇宙中这样由多颗恒星构成的系统其实相当常见,地球那样的单星系统实在难能可贵。

这个星系并不存在任何生命,因此并不在黄金舰队的打击范围之内,从经验上来看是安全的,当然并不绝对。

旗舰闪点行动号上,普莱尔忙着让手下的军官统计损失。至于敌方的损失,既没办法也用不着统计了,他们的损失至少是己方的十倍。

这样的一场胜利当然不足以削弱黄金舰队的力量,让他们停下脚步,但普莱尔相信这会迫使埃蒙将主要的精力放在这边的战场上,从而让帝国主力舰队能够更顺利地进入艾尔战场。

多进行几次这样的袭击以后,黄金舰队就很有可能会派出更多的舰队扫荡周边星系,搜寻普莱尔的帝国舰队。仔细想一想,猫捉老鼠的游戏倒也不错。

眼下让普莱尔最担心的是其中一艘战舰阿洛来娅号,她不幸被敌方母舰主炮击中,当时发生在舰艉的大爆炸一度波及到了引擎室,致使这艘战舰不得不停车,是舰上的工程师奇迹般地让其跟上了舰队的跃迁。

可就是这样,阿洛来娅号的状态依旧很糟糕,普莱尔可能不得不把她抛弃。

帝国在这场战役中损失了十二艘战列巡航舰,超过三万名帝国士兵战死或者失踪,这在普莱尔的预期的承受范围之内。

在帝国有名的将军们中,普莱尔称得上是冷漠无情,他认为作为一位指挥官应该认识到,战场上的死伤实在无可避免,有时候他们可能会损失惨重,可要是在还能够达到预先战术要求的情况下就撤退,一切的牺牲就都白费了。

当然,这依旧让普莱尔非常心痛。舰队与陆军不同,后者在和平时期会精简规模,只留下骨干军官和精锐常备军,等到战时再扩充,而海军却需要常年备战,因为出色的海军士兵并不是几个星期就能训练出来的。每一艘战舰都为保证战斗力需要大量人员维持,但在战争爆发以后却也无法增加太多。

海军作战处里总有人批评普莱尔的作战方式太过大胆,不计后果,像个赌徒一样把大帝的舰队当真赌桌上的筹码,进而横加指指。这也就算了,有时候就连杜克都要来凑个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