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5 末日之战的延续(2 / 3)

作品:《星际争霸:泰伦帝国

帝国的军事科技在这些年的时间里可谓是突飞猛进,他们从地球人、星灵、异虫和萨尔那加身上汲取灵感,学习技术。任何一名从帝国建立之初服役至今的老兵都能够感受到他们所穿的护甲愈加坚固,火力愈加强劲。

奥古斯都看到,帝国现任军需部长阿切尔(archer)在报告中提到,帝国应该增加寡妇雷的产出,并且重启铁鸦点防御无人机和猎杀飞弹的生产线以满足前线士兵的需要。

他觉得很有道理,但不希望挤占其他武器的生产空间,要求对方给出更详细的报告并列出数据。

帝国军需部负责协调各个帝国生产部门的工作,以满足星球陆军、陆战队和海军的订单。

当然,按照规矩,部长阿切尔不能跟财务部的人打交道,甚至不能有任何的联系,他只考虑帝国产能是否跟得上订单需求,从不考虑这会产生多少军费。例如,如果急需要更多的攻城坦克,就得选择减少战狼和歌利亚武装机器人的生产。

从有利的一方面说,军工业的需求能够大幅解决就业问题,提振经济,而从长远来说,这并不是好事,长期维持战时体制将对经济产生无法弥补的破坏。

正因如此,奥古斯都在稳住战线的前提下更追寻于在艾尔战场上速战速决地解决战斗。

批复完军需部的报告后,奥古斯都又见到内务部部长汇报说,克哈等帝国世界的案件显著增多。同时,海盗组织的数量也大幅增加,他列举了赫尔的天使(Hel's Angels,hel即海拉)和泰拉多尔血伯劳(Tyrador blood-shrike)这两个势力的名字,表示他们频繁袭击帝国运输货物的舰队,寻求帝国海军的保护。

末日之战的烈度也远甚于以往,帝国可以说同时遭到了星灵和虫群主力的联合进攻。由此,帝国便需要召集更多的预备役军人,建造更多的舰队,还要保证他们的补给,在长期备战的情况下维持战斗力。

建立一支庞大的军事力量是一回事,维持这支力量又是另一回事,每一名正在前线作战的帝国士兵身后都站着两到三名后勤人员和工人,这还是在生产力未受损的情况下。

为尽可能地发掘战争潜力,帝国必须进行工业转型以保证军用物资的供应,同时还要要求工人工作更多的时间。

政府需要介入市场经济,控制物价,节制消费,保障分发到工人和士兵手中的薪水不至于因通货膨胀而大幅缩水。

但就和过去一样,不论是他们还是平民百姓的生活水平都高不到哪里去。尤其是在屡吃败仗的时候,社会气氛显而易见的压抑沉闷。民众可以忍受生活水平的下降,而不能容许他们在不断做出牺牲时军队却接连失败,看不到一点希望。

此前帝国在面对黄金舰队和虫群采取了避其锋芒,收缩防线的策略,虽然在局部取得了不少的胜利,但在总体上仍是失地不断,大批满腹怨恨的难民开始涌入核心世界,造成了大量的混乱与动荡,犯罪事件也大幅增加。随着治安下降,雇佣兵和海盗也随之增多。

这种情况直到黄金舰队和虫群忽然撤离帝国世界、艾尔战役取胜,才有所缓解。

不过,这些人口的集中涌入在这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帝国在战时日益增长的用人紧缺问题。毕竟有如此之多的人成为工人、军人、矿工乃至于帝国战时官僚体系中的雇员,所有这些都需要人手。

但与失去这些边缘世界的损失相比,这又是远远无法弥补。

毁灭一个世界可以很容易,地球化一颗星球使之变得适宜居住却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有时候甚至要几代人的努力。即使凭借毅力与智慧,人类可以在极度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但对他们来说,可居住的星球在宇宙中仍然像是沙漠里的鲜花一样珍贵。

初次接触战争期间,星灵还只是烧那些已经被异虫感染的星球,这回可是一视同仁,把自己的和人类的家园都一并化为一片灰烬。

奥古斯都在给内务部长的回复中说允许警察和边境治安官系统招募更多的人手,增加经费,但能不能招的到人,还得看他们自己。至于海盗问题,最近矿山刚好缺人,这属于是瞌睡来了枕头。

同时,奥古斯都欣喜地注意到农业部长报告说最近的粮食产量已经有稳步地提升,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新开拓的西格玛星区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