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国潮1980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八百一十八章 摩托王(2 / 3)

作品:《国潮1980

好在有一样,家有贤妻男人不遭横事。

张士慧千不该万不该,刘炜敬这个老婆,他可算是娶对了。

在他烦闷的时候,刘炜敬不但没挑拨离间,反而起的都是积极作用。

那是真没少开解张士慧的小肚鸡肠,提醒他当以情义为重,别斤斤计较,忘了宁卫民之前对他的好处。

于是张士慧一想,捏着鼻子也就认了。

没错是,吃水确实不该忘了挖井人,既然是自家人就不说两家话了。

不就是几万块嘛,反正肉也是烂在锅里,就是赔也赔的起。

人这一辈子挣多少是个够啊,自己只求不亏心就完了。

结果万万没想到,人的心胸一开阔了,情绪也不钻牛角尖了,长期求之不得的好事反而自己就来了。

1985年的3月底,随着报纸上突如其来的一篇报道,直指摩托车易发交通事故,不容易监管的问题。

跟着又有人随之发表文章口诛笔伐,说摩托车二冲程发动机一在街上跑就冒蓝烟,尾气污染严重。

京城社会舆论为此哗然。

不管是老百姓是不是仇富心理作祟,不愿意看那小电驴子在街上冒烟疯跑。

又或是真心觉得摩托车危险,对生活环境影响恶劣。

反正大家意见都挺一直的,民间的声音无不强烈要求政府得采取措施。

于是不过区区两个礼拜的工夫,张士慧苦等许久的“禁摩令”居然就真的被京城市政府推出执行了。

在京城范围内,全面禁止摩托车新上牌照。

最关键的是补充的一条,目前已有车辆不受限制。

而这一举措,不但在未来四十年,把京a摩托车牌照死死的限制在了两万五千辆之内。

把欣欣向荣的京城摩托车产业,一闷棍就给撩平了。

甚至还很快扩散至全国,引得各大城市竞相效仿。

于是立竿见影,众多厂家生产出来的新车就在京城卖不动了。

从这个时候起,要想买新摩托车还能上牌子,拥有合法的路权,没别的办法。

除非先弄辆有牌子的报废车过户到自己名下,才能解决问题。

不用说啊,这就进而导致原本没有价值的摩托车牌子也有了价值,而且价格飞涨。

再后来,随着“禁摩令”的发酵,很快,一个京a摩托车牌子几乎就能顶一辆新车的价儿了。

如果要问张士慧对现实如此演变的感受,那真是看傻了眼,充满了严重的撕裂感啊!

一方面,是他被现实给五雷轰顶,不能不感慨命运无常。

说实话,他怎么也没想到,看起来根本不可能的事儿,偏偏还就美梦成真了!

连人家交通队都说了,没有丝毫风声。

然而宁卫民却足足提前一年就做出了正确的预言!

这简直是手眼通天啊,也太神了!

市政府都成了宁卫民的亲爹啦……

另一方面,则是张士慧无比庆幸,爽得不要不要的!

他觉得多亏单位有谭大姐劝着,家里有老婆开解,自己才没枉做小人。

否则今天,那得多败人品啊?

他还怎么好意思跟一直指点他怎么发财的宁卫民继续打交道啊!

现在这可好了,他经受住了时间考验,迎来了政策红利。

当初的投资一下子就翻倍了,不但什么仇都报了,之前的付出都证明了是值得的。

就是再见着宁卫民,他也好表表忠诚度,显摆一下自己是多么的相信他,反而有利于他们增进感情。

那今后有这样的好事,宁卫民不还得带着自己玩儿吗?

至于这些停在院里的摩托车,他眼下再看着当然就是另一种心情了。

不但不烦了,而且还变成美滋滋的欣赏,一点不急于套现。

他又不傻,彩电不限购,一个购买指标还翻倍呢。

京城的摩托车打这儿起就不许再增加了,私人又没法买到汽车。

那要想享受风驰电掣的感觉,没有门路的老百姓还有什么办法啊?

只能花高价买车牌!

这就意味着他手里的京a摩托车牌照值老鼻子钱了,弄不好就会变成传家宝。

谁让这玩意是真的狼多肉少啊,从此他还“窑着”了。

就这样,每天除了在老婆跟前夸老婆,感谢老婆的开导和提醒,自己才没犯傻。

张士慧还多了个新爱好——乐此不疲的跑到慧民烟酒店后院去擦摩托车。

他还以前所未有的积极性,把这些不同型号的摩托车发票都找出来,一一登记入册。

不为别的,就是为了不能随随便便卖便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