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三八章 或成黄巾最大赢家(3 / 3)

作品:《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不要小看五百人,更勿小看行军打仗,那不是用嘴说的,但刘备就做到了。在没遇到诸葛亮之前,刘备虽然一直流浪,但很多战役,很多运作,可都是他自己来的。这一切,都是因为他有个好老师,卢植可是正经的大佬,这是去除了他的官身以外,于经学、兵法之道上的能耐。

公孙瓒能取幽州之地,成为一方诸侯,自然也是因为师卢植,以及其后他从其他人那里学得本事。若非如此,他出身令支公孙氏,在当今都排不上号,其人还是庶出,几乎不可能达到那个高度。

确有天纵之才者,可以自己总结学习,事实上流传下来的书籍、知识也是这么来的,正是前人开悟,记录心得,传于后辈,不断完善。

但能不断的总结、学习、进益,这是一个难得的能耐,人们都知这是好的,但能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人。否则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也不必总是重复。

“吾自然放心,与孟光相识至今,未负吾望,孟光大才啊。”

“将军盛赞,晟不敢当。”甄晟拱了拱手,掩盖不住脸上的笑意,他转而说道,“去岁将军教吾遣商队往西域寻棉花,管事言与将军所画之图一般无二,实不知是否将军所寻之物啊。”

王言挑了挑眉:“种子何在?”

“吾虽身携带些许,教将军辨认。此行共获一石棉花种,皆在城外货栈。将军且观之。”说着话,甄晟从怀中取出一锦囊,打开递给了王言。

接过了锦囊,从其中抓了一把棉花出来,挑出了其中的棉籽,点头笑道:“没错,便是棉花种,孟光有大功矣。”

“为将军尽职,乃应当之事,不敢谈功劳。晟实不知此棉花种作何所用,还请将军解惑矣。”

“此若丝、麻,可纺棉布,此乃其果,经一番击打,可使其蓬松,可做衣裳填充之物,能防严寒矣。吾辽东苦寒,有此棉花,吾辽东百姓冬日便无需躲藏屋内,实乃辽东之福。”

“恭贺将军得此良种,假以时日,辽东苦寒无忧矣,可喜可贺,可喜可贺啊……”

王言哈哈大笑:“孟光言辞精准,正须假以时日,无有五年难成矣。”

“将军,未知此种如何得种?”

“需于大日高照长久之地,地需水源、地力足够方可。”

“莫辽东之地不能种?”

“平郭之地尚可,然其产难多矣。”

“如何所在能种?”

“乃西域之姑墨(阿克苏)耳。若汝与西域都护府有联络,可使其遣蛮夷耕种,吾当以盐铁交易。”

“晟归无极即遣人书信联络,若不成又当如何?”

“便不成罢。“

王大将军摆了摆手,能答应最好,不答应无所谓。平郭种一种,虽然产量少些,总好过没有,一点点的总是向好发展的。只要有了种子,知道了所在,来日方长么。

其实黄河、长江流域也是棉花的产区,但粮食种的满地都是仍旧不够吃呢。棉花是经济作物,粮食却是基础生活物资,他不能害人。

甄晟点了点头,没再多说。至于大将军一介黔首,如何得知此闻所未闻之棉花,他是打死不会问的,更不会多想的,只当大将军乃天授之神人矣。

正在这时,亲卫报了一声跑了进来:“大将军,绥中游骑来信,有上万黄巾北上。”

“哦?”

“大将军,此事吾知,正要报与将军知晓。吾此行北上沿途所见,皆黄巾流民也。非只上万,乃十数万矣,拖家带口,绵延几百里。

吾遣家兵探得,皆青、冀、幽之黄巾溃兵,闻听大将军于辽东之地大破乌桓,又得封辽侯、天武大将军,官拜辽东太守,故而来投。沿途州郡,亦知其因,竟不相阻,任黄巾过境,卷席百姓北上,实乃疲我之谋啊。”

甄晟拱了拱手,说着他了解的情况。

“孟光勿虑,辽东之地,良田沃土无人耕作,不惧来人相疲,但惧来人不够矣。”王言哈哈笑道,“传吾军令,熊武卫分兵三千来守徒河,振武卫即刻整军,全副武装,急行绥中。尔等亦全副武装,带好吾之装备,即刻启程。”

“是!”亲卫领命而走。

王言笑呵呵的说道:“孟光可要同往?”

“晟当南下与将军办事,便随将军见识一番。”

“此五本书收好,收拾行装,半个时辰后起程……”

日常感谢投月票的好哥哥们支持、

感谢投推荐的众位哥哥们支持、

感谢默默看书的大哥们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