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四五章 乱起(3 / 5)

作品:《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随便的用先知的优势装了个逼,王大将军摆了摆手,只留给刘备一个高深莫测的背影……

关羽、张飞二人现在都在廖化麾下,这兄弟俩一个比一个能打,经历了一年时间,现在都成了领兵千五百的都尉。说不好听的,这俩人加一起都能架空廖化。

当然这也就是说说而已,王大将军麾下的军卒,这天下没有人能挖走。关、张二人但有异心,刚要开始行动的时候,就得被手下士兵给绑到大将军面前,这就是军心、民心之所向。

不过这也就是说的好听,说白了就是王大将军对他们好,让他们过上了以前都不敢想的日子,加上长久以来的精神建设,以及军队成立的宗旨,这才有了极高的忠诚。

他们不是为了王大将军打仗,是在王大将军的引领下,给自己打仗,他们争夺的是自己的利益,打仗的目标也是为了让自己过的更好,让更多的百姓过的更好。这是王言治下军队,与当今汉军的本质不同。

这一套东西,汉军想学也学不会,因为这不是单纯的军队问题,而是整个组织的政治路线问题。

关、张二人确实能打,在草原上的骑兵作战又不必要大兵团整体行动,因为草原上的鲜卑、匈奴都是部落形式的,只有燕山附近的军队才是动辄上万人的成建制出动,而这种部队,廖化一个冬天就能给打崩了,剩下的都是小股。所以关、张这种强力的免费打手,不用白不用,还得往死了用。

所以这两人除了开始时候的一个月,就没在城里呆过,不管冬夏一直都在草原打仗。

这是王大将军的大战略,必须要控制草原。现在廖化仍旧带兵在草原上打仗的目的,就是掠夺草原人口,将这些人集中在一个片区之内,让他们牧马、放羊、养牛,并且要把将军府治下的规矩带到草原,同他们贸易,卖他们粮食,在遭遇白灾的时候出动救援,不必让他们因为活不下去,从而上马南下打草古。

作为回报,王言收获了草原上的鲜卑百姓,收获了还算稳定的肉食来源,以及奶酪、肉干等等,甚至他还让士子研究奶粉的生产制造。

他要给草原的游牧民族带去文明、稳定,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他很有信心在三四代人的时间中,将这个民族同化。

事实上现在他治下的乌桓人,看起来已经被同化了,他的军队之中有大量的乌桓人,现在也开始一点点的出现了鲜卑人。

其实鲜卑、乌桓是一个种族的,只不过分开了之后,一个到了鲜卑山,一个到了乌桓山,便以山名命名了。

当然该杀肯定得杀,草原上死了很多人。廖化骑兵袭扰的战法很有心得,毕竟十八岁开始带兵,这么多年就没经历过一个温暖的冬,硬生生杀出来的战略意识。至于其本身的战斗力,王言是教导过的,也给用了秘药强身,整体而言,也能勉强跻身一流。

相对于廖化而言,周仓就差了很多,他岁数已经大了,没什么上升空间。不过周仓胜在稳重,领军顶在长春,守御北方的工作做的十分不错。

关、张二人都是小意思,王言现在更多的还是考虑之后的兵力调动。

如今之下军民百万,已经发展到了松嫩平原,勉强算是占据了东北平原的半数之地。而高句丽和扶余,虽然已经称臣纳贡,但是向北扩张的脚步仍旧未停,扶余人也时常的有举家过来投靠的,这两家都不成气候,只要一卫兵马驻扎即可保治下安宁。

而辽东半岛以及朝鲜半岛,现在基本就是空地,没多少人生活。这边甚至都不用驻扎军队,靠着未满二十的民兵自守,就足够应对。

西方的草原,廖化扫荡五百里,掠来的鲜卑百姓也在这五百里之内生产生活,有一卫兵马驻扎山口,另有一卫兵马驻扎草原,再有一卫驻扎徒河。

他能调动的军队不多,只有三卫。扩军肯定是不可能的,现在的军力,已经是目前能民力、地产能支撑的极限。若是再编新兵,那么民生势必有影响,这种事儿是不能做的。

苦一苦现今的百万军民可以,但是不能苦太多,不能一直苦,这是最基本的,也是遵从他起兵的政治基础,这是不能动摇的根基所在。

不过转念想了想现在幽州牧刘虞的操作,王言便释然了,一个怕破坏村民房屋、怕枉生杀戮的人,三卫两万兵马,已然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