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契丹之争(2 / 4)

作品:《不良人之神农不死

耶律苏冷笑出声,也不给耶律老古继续掰扯的机会,再次朝着耶律尧光一礼:「想来大元帅对那李星云比我等要更为了解一些,此事还是由大元帅定夺吧!」

「哼!」

耶律老古既然是支持耶律尧光的,自然不能在耶律尧光面前有所僭越,冷哼一声,有些气恼的坐了下来。

耶律尧光的脸色微微一黑,不过还是保持着笑容说道:「本帅的想法是,先破云州,而后举兵南下,攻取太原!」

此话一出,底下的一众将领皆是一惊。

「还有,这是命令,不是与诸位商量!」

耶律尧光又继续补充道。

中军大帐当中,一时间陷入了短暂的寂静。

「大元帅,这是否有些不妥?太原易守难攻,更何况现如今雁门关也已落入李星云之手,而且我军骑兵居多,并不善于攻城!」

耶律海里细细思索一番后,率先这片寂静。

他们契丹骑兵居多,攻城器械偏少,想要攻城基本上是拿人命去填,想要攻下太原这等易守难攻的大城,那更是得拿海量的人命去填。

这耶律尧光的想法,已经不言而喻了。

只怕攻取太原是假,消耗东丹王殿下在南征大军中的势力,而后返回上京夺取汗位是真。

「海里将军不必紧张,本帅也不是真的要攻取太原,不过是围魏救赵罢了。」

耶律尧光看着耶律海里那怀疑的目光,顿了顿侃侃而谈道:「李星云北伐,代州、太原必定空虚,我军破云州城之后,稍作休整便直接南下。」

「要么,就与李星云的北伐大军直接碰上,我们直接战而胜之。」

「要么,就是攻敌必救,迫使李星云回援,各州府沦陷之危必解!」

「一旦李星云稍有犹豫,我军则既可攻取太原,让南下之路畅通无阻,又可解决一个心腹大患!」

「啪!」

耶律尧光的话音刚落下,左侧席位上的耶律老古猛地拍案而起:「大元帅这计策再好不过,好商量个屁,直接开干吧!」

「大元帅······」

耶律海里的话刚出口,就被耶律老古怒目圆瞪的打断道:「耶律海里,你特娘的可别使劲长他人志气灭自己的威风了,那李星云左右不过一黄口小儿,拢共打过多少仗,上

过多少战场?我们这在座的,哪个不是身经百战的,还怕了他不成?当初晋中那一战,如果不是那小子有援兵,那小子早就是大元帅帐下俘虏了!」

耶律老古是个脾气暴躁的,为人又十分直率,见耶律海里开口,只当他又要拿大元帅曾败于李星云之手说事,便直接打断他的话,提前拿话堵他。

不过,一番话说下来,虽有些牵强,却也有几分道理。

然而,耶律海里并不想在耶律尧光败于李星云之手的真正原因上与耶律老古争执什么。

只是朝着耶律尧光行礼,不卑不亢的平静说道:「大元帅,若要攻取代州和太原,这粮草要如何解决?这后勤补给要如何解决?」

「代州、太原有足够兵力防守,李星云不回援,于后方截断我军粮草补给,又该如何应对?」

「那小子哪有那么多兵力,又是北伐,又是守代州和太原的?」

耶律老古撇了撇嘴,声音比之方才的骂骂咧咧小了许多,显然也是没什么底气。

「晋中一战,岐王李茂贞既然能亲率大军驰援李星云,那岐国为李星云守代州和太原,又有什么不可能的?」

耶律海里说完,便看向耶律老古。

耶律老古低着头,不再吭声。

根据他们的情报,李星云与岐国关系素来暧昧,若是在晋中一战之前,他们还可以自我安慰一下,岐王李茂贞还是那个野心勃勃的岐王李茂贞,看重李星云只是有所图谋罢了。

可在晋中一战之后,他们发现,或许昔日那个野心勃勃的岐王李茂贞,现在似乎想当李唐皇室的忠臣。

不只是耶律老古,其他支持耶律尧光的将领,在此刻,不由也是有些动摇。

岐国,这是一个无法忽略的因素。

岐王李茂贞,已经救过李星云一次了,难保就不会救李星云第二次。

最主要的是,现在的岐国可不是之前那个被梁国打压的仅剩一隅之地的小国。

在当初的灭梁战争中,岐国不仅收编了十余万梁军,还拿下了坊州,同州,华州,陕州,以及河中府等地在内的一大片疆土。

可以在李存勖当初称帝的巅峰时期,与之分庭抗礼,在一众中原诸侯当中,可谓是当之无愧的一霸!

契丹确实不惧岐国,但岐国若是全力支持李星云,一心想守,他们契丹也确实拿代州和太原没啥办法。

他们契丹到底是骑兵居多,攻城器械又少,本就不善攻城,更遑论那等雄关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