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粉条厂(1 / 2)

作品:《大唐:我的徒弟是长乐公主

秦阳欣慰地站在车间门口,看着里面忙碌着的女工们,一眨不眨,一副默默等待的模样。

一旁的张允济,有些欲言又止。

“大王……”

“怎么了?”

“大王,这红薯粉条,真有那么好吃?”张允济问道。

秦阳方才见他神情凝重,还以为这位老大人要问什么,结果就问这个?

秦阳笑着回道:“自然是很好吃的。”

“可大王您千金之躯,跑到这里来,就为了等这第一批红薯粉条,也有些……”

也有些夸张了啊!

秦阳无语看向他,痛心疾首地问道:“在你心里,本王就是这么一个好吃鬼?”

难道自己猜错了?

张允济迟疑了一下,问道:“那大王的意思……您不是为了带走第一批红薯粉条?”

“不,我是。”

所以您解释个什么劲儿啊!这不正被他说中了吗?

张允济嘴角抽了下,越发无语。

秦阳则义正言辞说道:“红薯粉条关乎着幽州百姓未来的口粮问题,张大人,你或许以为,红薯既能蒸着吃、煮着吃,就不必去想其他的红薯制品,其实这错了。”

“红薯虽能长期储存,但也不过就是半年之久。万一遇到什么急需粮食的时候,红薯却又无法急需储存了,那该怎么办?”

“短时间内将红薯全部吃掉,这岂不是一种浪费?可不吃,红薯烂掉,同样是浪费。”

“就算可以卖出去,但运输就是个问题。若只能保存几个月,红薯纵然能运到大唐各地,想要长期售卖,也是个问题。”

“张大人,既然红薯眼看着能成为幽州的主要作物,就不能不细想这件事。”

张允济听得入神,忍不住问道:“大王这么说,就说明红薯粉条可以解决这个短板?”

“自然!”

秦阳笑着说:“红薯粉条做好后,会晾干,变成十分干燥的条状物。只要放在适合的储存之处,储存一年,这是极容易极简单的事!”

“甚至还能储存更久!”

别看只是多储存半年左右,多这半年,可是能解决大问题了!

起码红薯在北地一年能种至少两次!若是紧着种,甚至能种三次!

哪怕遇到灾年了,在北地这地方,也不太可能一年到头闹灾!

总能抽出三个月时间来吧?

有三个月,就能种一茬儿红薯了!

而且北地的灾,多是旱灾。

可无论是土豆还是红薯,都耐旱!

而且不怎么择土地,百姓心中的“贱地”也能长出美味粮食来!

良田则可以种谷子,种黄豆,种春小麦!

能种什么就种什么!

如今西红柿也出现了,头一年能种的数量还是少,等到明年,那数量光想想就是个无法估算出的可怕数字了!

在这等情况下,百姓真能有那么多地方储存红薯跟土豆吗?

土豆可以卖出去大部分,可红薯也要跟着一起贱卖吗?

幽州百姓吃饱饭的日子才刚刚开始,谁能舍得全都卖了啊!

但不卖,怎么吃,怎么储存,就是个大问题。

秦阳认真地说:“这粉条,就是百姓们的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