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扼元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九百八十四章 拍岸(上)(3 / 4)

作品:《扼元

、最敢打仗的。

很多人背地里都说,时青被皇帝从通州防御使的任上扔到临潢府,多半是因为捞钱太狠,犯了皇帝的忌讳。这种传言时青全都听在耳里,但他全不在乎,因为他很清楚,北疆正需要他这种思路活络的任。他到了北疆以后,很快就找到了新的财源。

比如临潢府里最大的一个毛毡场子,便是时青和他的部下们出资建设的。包括他本人在内,四十多个一起刀头舐血的老兄弟每人一股,个个发财。而且靠着无数红袄军旧部的紧密联系,他也早就打通了从临潢府到南朝庆元府的销售渠道。

但时青生来就是个灵活而大胆的人物,贩卖毛毡的利益对普通士卒和低级军官来说算得丰厚,却远不能满足他。何况大周和南朝宋国的贸易到了这等规模,那数字仿佛每天都在逼得他跳脚,逼得他去寻找更多财源。

皇天不负有心人,新的财源在一个月前出现了。

时青进驻临潢府以后,按照惯例严密安排哨骑,范围广至上百里开外。某日一名哨骑游走到鱼儿泊东面的丘陵地带,随手带回几块细碎光芒闪耀的石头,放在屯堡里当做装饰。。

孰料他有个同伴是早年山东的矿工出身,十一岁就下矿井的。此君一眼认出这石头非同小可,乃是一块含铜量很高的矿石。

这同伴将消息禀报给时青,时青又是个有心人,立刻带人直奔那片丘陵地带搜索。结果,发现了一处古时遗留的铜矿遗迹,而且是完全可以重新开采的。

铜矿是什么?那就是钱啊!

大金建国百年,一直受困于国内铜矿产量不高,铸钱技术低下,大周在这上头虽有提升,毕竟基础太差。这几年来随着各方用度剧增,越来越仰赖与宋人在淮南共有的几处钱监。但那里每年的产出也只有六十万贯,怎么够用?近年来宋国的钱币在大周境内通行得越来越多,听说耶律丞相都已经跳着脚打算恢复引发纸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