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青白之恪 / 章节正文阅读

第70章 扬名(1)(1 / 1)

作品:《青白之恪

黄石县。

有山有水有田有友,李青白视这里为她的故乡。

对于自己被捡的身世她浑不在意,身上没有信物,没有只言片语,也没有特殊标志,相信在这个不能验脱氧核糖核酸的朝代,除非大罗神仙,否则自己以后就是个孤儿无疑了。

幸运的是,她现在又多了一个夫子的身份,与李学礼是同事,负责教算术。

“李夫子,为何不用准绳,要用脚丈量?”有个大胆的学生问。

“脚虽然不一样大,但得出的结果应该一致,这次带你们出来一是认识不同图形的周长怎么测量,二是告诉你们一定道理,学…”李青白依旧青衣布衫。

“学以致用,但是不能死学!”十五六个学生异口同声。

“哎呦,都知道了,不错,开始吧。”李青白拍了拍手,同学们按照事先的安排两两分组开始了。

李青白当初与褚恪之在码头告别,先去正对城门的土坡上给拐子李磕了个头,絮絮叨叨说了在金陵的这些事情。然后去了之前的北街三光胡同,她跟拐子李生活了十几年的地方。

屋主已经换了人,隐隐约约能听到孩子的哭声和大人的呵斥声。李青白打量着这条胡同,曾经发生的某些画面仿佛就在眼前:“爹,爹,我再也不敢了”,一声清脆慌乱的声音穿过这条胡同,接着跑出一个十五六岁清秀少年,身穿青色布衫,头戴同色葛巾,一条深色腰带更显出此少年的瘦弱,巴掌大的脸上一双灵动的眼睛咕噜咕噜地转个不停。少年边跑边回头看。后面追一中年男子,穿着褪了色的衙役服装,一只颠簸的脚影响了奔跑的速度,边拿着一只破笤帚,边喊“小儿,你站住!”。

小儿边跑边拐了个弯,进入了宽阔的太白胡同,胡同另一侧属于南府后街,一排排气派的房子,住着各类达官贵族。胡同中央应是某个府邸的后门处停了一辆马车,小儿跑不动了,绕着马车转圈,

“爹,那半个烧鸡都放了一夜了,不吃就坏了。”

“那也不能偷吃,那是你娘的贡品,得贡三天。”

“反正她也吃不到,我正好是长身体的时候,身体好才能学业好,将来才能孝敬您。”

“李青白,休要耍赖,赶紧回去给你娘跪着。”

“爹,我明日还要入学。”

这一带再熟悉不过了,她曾经因为偷吃贡品被拐子李追着打了三条街。李青白在附近又赁了一个屋子,算是合租,家里就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太太,孙子跟人当学徒偶尔才回。据说祖上曾经跟人合伙挖铁矿,颇有些积蓄,现在矿山被官家接手,再加上一代不如一代,坐吃山口,如今家里就剩下了一座大宅子,一个老太太跟一个还算立志的孙子。

黄石有一条矿脉,相传吴国时期,曾经在此练过铁,造过兵器。所以李青白已经听惯了谁谁曾经挖矿多有钱的事情,乍一听说这个老太太家也是这种情况是相信的,但已经见惯不怪了。

老太太夫家姓吴,穿着一身牡丹红的锦服,细看会发现已经褪了色。每月房租五两,管住不管吃,饭钱另算。吴老太态度算不上热情,字里行间中流露出的意思是:小子便宜你了。当李青白进屋看见空荡荡的架子,上面的收藏估计已经被变卖了,知道这个吴老太或许真的享受过锦衣玉食的生活,如今迫于生活的压力才往外租房子。

李青白租了一个什么也没有的大房子,却得了一份自己心仪的工作,教一群小豆丁算术。

她刚安顿好,就去找了张有才和李学礼。

彼时一个商人,一个教书先生,还有一个无业游民,同样的馄饨摊,同窗情谊随着三五口馄饨下肚就回来了。

“哎,咱俩就是在这经常吃馄饨才相熟的,你是怎么跟秀才相熟的,明明性格南辕北辙。”张有才先问。

“唔,我是看上了他的背,当初老在他背后睡觉,挡夫子们的眼。”李青白咽了一口馄饨,说着竟然笑了起来,后来想想,如果你站在讲台上往下看,做什么小动作都只是掩耳盗铃罢了。

“你俩因为什么?”李青白问。

“简单啊,他学问好呗。后来发现他爹是课堂的夫子,自己的孩子竟然不是张牙舞爪的样子,觉得还不错。”张有才说。

“家里管理的严。”这个时候李学礼说。

“知道!”其余两人异口同声的说。

俩人曾经亲眼见过李学礼的手心被自己的亲爹用戒尺打的红肿,仅仅是因为晚起了半个时辰。古代练武之人强调‘闻鸡起舞’,读书之人同样喜欢‘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反正吓得两人着实安生了一段时间。

没想到老实木讷的李秀才,给李青白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太白学堂启蒙班正好缺一个算术老师。

李青白欣然走马上任。

太白学堂依旧,只是张院长脸上褶子多了些。

启蒙班的孩子年龄参差不齐,最大的十三四岁,最小的也十岁了。有好几个比李青白还要高多半头,不服是很正常的。

但是她是谁啊,制服几个小毛头而已。

“谁算盘打得好?比一比吧。这样吧,你们全班算一队。”

“李夫子,这样我们胜之不武啊。”

“少废话,来个人出题。”

谁也没说请个裁判,李青白也不在意,整整半天的时间,外面的人只听见噼里啪啦的算盘声,数字从两位数相加变到三位数、四位数到九位数,又增加了减法、乘法和除法,最后不用算盘,加减乘除张口就来,珠心算最好从小打基础,对于十岁以上的孩子们来说稍显晚了一些。

自此,众小豆丁心服口服。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李青白欣赏刘向刘算子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佩服他的教学,不管他的初衷是什么,是想难住大家也好,想寻找优越感也好,纯粹爱好也好,始终以应用数学贯穿整个教学,真是让人又爱又恨的存在。

李青白根据自己曾经在上学的时候读过的《九章算术》,因为它是历代学者的劳动与智慧的杰作,特意将自己的教学计划分了几大部分,大致是这几个方向:算账和算盘、方田、粟米以及均输等问题,如此以来,孩子们将来就业面的机会大一些。

然而,李青白所准备的这一切,初衷并不是扬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