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诡三国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511章 一块田(2 / 4)

作品:《诡三国

还是凉州和并州的汉子更适合冷兵器作战。

这倒不是看不起川蜀的人员,而是历史上证明了但凡是获得川蜀作为后方的,相对来说都算是不错,但是只有川蜀的,往往不能长久。刘邦那个小子,当年也只是进了汉中转了一圈而已,一两年的时间又给转出来了,而且当时充当刘邦前锋的,也并非是川蜀兵卒,而是当时前秦留下来的大量关中军。

另外,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商品经济的发展某种程度上是战乱与和平年代的标尺,在较为动乱的地区必然民户聚众自保,自然经济甚至是小规模的聚集生存经济体会占据主要地位,就像是黑山贼一样,若不是山中人口增长,负担不起,这些黑山贼有也有一部分是不想要出山进行劫掠的。

而整个关中河洛大乱后,整个中原地区的商品经济遭遇毁灭性打击,董卓至李郭,关中的经济体系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若不是斐潜将自己一套经济体系注入了关中,恐怕像历史上,直到了魏文帝曹丕在位之时,中土依旧是“钱货不行”,甚至一度被迫“罢钱,使百姓以谷帛为市”。

而与此同时,在历史上,益州却能看到明显的用钱痕迹,这说明在巴蜀地区,钱货交易的商品经济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现在关中并北,急需产品的销售渠道,也需要大量的金属货币,川蜀之中这些没有多少被搅乱的经济体系,自然就成为了斐潜目光当中的一块肥肉。

在收到了后世许多信息熏陶之下的斐潜,当然不认为战争只有用刀枪子弹这样的模式,经济上面的战争一样是血肉横飞,凶残无比。

毕竟连中学政治课本上都白字黑字写了一堆,都二十一新世纪了,却只懂得不服就杀?这么多年的读的书,难道都读到狗肚子里了不成?

所以,用耕田技术引诱川蜀众人,然后再用经济体系侵袭川蜀,从而形成既成事实,让刘璋和本地川蜀人众的矛盾激化,最终获取川蜀整体的掌控权,也就成为了斐潜当下的整个战略的操作重心。

因此,斐潜带来的这样战略上的转变,使得整个川蜀顿时陷入了一片的混沌当中,原来对于斐潜并不欢迎的川蜀人众,如今忽然觉得,似乎在征西之下做事,被其管理统治,也不算是什么太坏的选择……

那么斐潜想要达成这样的战略目标,基础有没有?

有,而且非常充足。

除了一般人普遍性那种贪婪本能之外,川蜀之地多年形成的人文特性和社会解构,都成为了斐潜实现这种战略计划的基础。

历来争天下者不能仅看面板上的产出数量的多少,而是要看具体情况,只有真正利用好每一份的国力,将其运用到了该用的地方,较好地整合了所据的根基之地的各种政治、经济资源,这样的政权才能有制霸天下的资本。

川蜀地这个地方,是经济实力雄厚不错,但是很少人能够用好,发挥出川蜀之地最大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