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唐称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304章破城(3 / 3)

作品:《大唐称王

如果是以前,这些俘虏,不是杀掉就是迁到关内,然后就由地方去管,现在大唐可不会浪费劳力,关键这些劳力可以修建最需要的道路。

高句丽为了防备大唐,自然不会让道路有多好,而且往来的人少,所以道路狭窄破烂,虽然经过大唐民夫简单修缮,李世民还是不太满意。

习惯了水泥路,再去看泥泞不堪的道路,怎么看都不爽,而且李世民已经把辽东半岛,看成了自己的领土,自然要让人好好治理。

“李世民怎么回事?一个多月了,除了斥候,就没有进兵的意思。”渊盖苏文在大厅走来走去,焦躁的说道。

“这样的李世民才可怕啊!”渊太柞感叹道,时间才一个多月,他的样子一下老了许多,额头的皱纹已经成了固定的样子。

“如果李世民穷住不舍,我还不怕,他越急,我们才有机会找到破绽,这样稳打稳扎,根本就没有给敌人留下弱点,”面对儿子不解的眼神,渊太柞解说道。

“如今已七月,即便他们现在进军,到了乌骨城,也是八月,更不用说新城还在我们掌控之中。

辽东十月就变冷了,如果拖到入秋,对我们岂不是好事?”渊盖苏文不解的问道。

“如今的大唐,和以前的中原人不一样,为父担心,即便到了冬天,他们也不会撤兵…”渊太柞神色凝重的说道。

“父亲你是说,唐人占领了那些城池,不急着推进,就是要据为己有,可是这不可能吧?那些城池的百姓,大部分都迁走了,除非他们搬迁百姓过来。

但是这样一来,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人力和财力,又要维持数十万人在辽东的生活,需要的粮草非常多,唐人有那么多粮草吗?”渊盖苏文惊讶的说道。

“你没有去过中原,不知道中原的强大,他们有非常,非常多的人,粮食肯定不缺,至少支持数十万人在辽东一年半载,没有任何问题。

等到明年开春,他们就能自己种地,也就站稳了脚跟。”渊太柞脸色凝重的说道,他是去过中原的,所以也知道中原的强大,比起高句丽强大得太多。

“那该怎么办?”渊盖苏文急躁不安的说道,杨万春没有从安市逃出来,选择了死战,为他们争取了撤离时间,在那之后,他就一直想给杨万春复仇。

“没有办法!只希望我的猜测是错的,或许冬季到来,他们就受不了,主动撤退。”渊太柞摇摇头说道。

“这…”渊盖苏文眉头一皱,对于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很是不喜欢,但是自己又没有办法,这让他很是恼火。

安市战败,撤离的人和溃兵,加上征召的青壮,再次组建了十万大军,不过这十万大军,缺少训练,缺少装备,没有骑兵,他根本不敢主动出击。

“如此一来,父亲你的计划,岂不是落空了?”渊盖苏文问道。

了解大唐的强大,渊太柞定下的计策,和二十多年前一样,集中动员全国力量,不断的和大唐拼消耗,如果能像以前一样,假装投降,拖延时间,那就最好不过。

但是李世民不急着进兵,根本没有消耗的机会,这就让他们抓瞎了,所有的打算落空。关键一点,大唐稳打稳扎,一步步推进,后续可以集中精锐兵力,攻打他们,这才是渊太柞最害怕的。

尤其是那种勐火,每次想起就让人不寒而栗,而且头疼不已,根本没有太好的办法。

火油如何灭火,都是有经验的,但是大唐的火焰,燃起来比人还高,温度吓人,靠近都难,如何灭火?还有那巨大的爆炸,犹如天崩地裂,沾染一点,就要人的命,才是最让人害怕的。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渊太柞摇摇头说道,这时候他感觉到深深的疲倦,不像二十多年前,心里是充满了斗志。

“岁月不饶人啊!”渊太柞暗自叹息一声,看着斗志昂扬的儿子,渊太柞精神随即又振作起来。

“我们要做最坏的打算,既然李世民不进攻,我们就反击,你带人前去新城,和唐人在新城战争。”

“可是唐人那种火油?”渊盖苏文迟疑了一下道。

“如果我没猜错,那种火油,唐人也不多,不然的话他们早就用了,你小心一些就是,我们要和他们拼消耗!要让李世民感觉,得不偿失,自然也就放弃了。”渊太柞分析道。

!--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