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1635汉风再起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三零章 年节(3 / 5)

作品:《1635汉风再起

汉洲前几年,人口凋敝,物产不丰,而且大多数人都在为自己尽可能的填饱肚子,而努力奋斗着。加之远离大明故土,很多人偶尔会想一下过年的情景,但随即又会投入到繁重的工农业劳作当中。

去年,因为刚刚与荷兰东印度公司发生战争,汉洲上下都在为此整军备战,扩大生产和囤积大量物资而忙碌着,也无心操持过年事宜。

一年多来,汉洲挫败了荷兰人的几次进攻,本土也未遭到任何攻击,甚至,他们还连连攻占荷兰人的据点和袭击他们的运输船只。更加可喜的是,东部移民航线的开辟,并顺利地运回了近三千移民。如今到了今年一月,又有大量的移民陆续到来。一切事务,似乎都在往好的方面在发展。

因而,在即将到来的新年时节,汉洲民政府决定对这华夏传统节日进行倡导。为此,民政府物资处拿出了大量的物资储备,作为年节福利发放给每位汉洲民众,以欢度新年的到来。

大明的百姓在除夕这天的早上会对自己家的庭院进行布置,让家里洋溢着新年的气息,而对于当时的百姓来说,最重要的装饰品有三种,分别是春联,年画以及门神像。

洪武皇帝朱元璋对于楹联十分喜欢,因此他要求南京城中的每户人家都要在门口贴上一副春联,他自己还会在城中巡视,他的这个要求让贴春联成为了一个广泛流传的习俗。

在汉洲,贴春联也作为新年的固定仪式,民众按照大明的传统,将春联写在红色的纸上。这样做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是为了赶走名为“年“的恶兽,据说其最害怕红色,其二则是为了给春节增添点儿喜庆的色彩。

在这个时期,年画的种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除了传统的神仙形象之外,一些象征美好寓意的意象,如蝙蝠,葫芦等都成为了年画中的常客。说明此时年画已经从最早的门神画像中彻底独立出来,专门用于表达人们对于新年的美好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