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1635汉风再起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二三四章 渐变(3 / 4)

作品:《1635汉风再起

但是,昨日收到屯民官的通知,所有壮年男丁都要在今晨于麦场集合,说是要搞乡兵武装训练。

乡兵,朱敬水是了解一点的,数年前在登州时,就看到过许多来自长山岛上的齐国乡兵帮着朝廷守城作战。他们全都身着灰色军服,有持火铳的,也有持刀剑长矛的,瞧着跟他们的经制军伍没有什么两样。

咋的,俺们这边也要学着齐国人搞乡兵制度?难道,朝廷这是准备要征调俺们去登莱打仗了?

在麦场上,朱敬水与民屯里的其他两百余壮丁全都在小声地交头接耳,脸上均流露出惶恐不安的神色。

“尔等身居域外蛮夷之地,四周皆虎狼之徒,更兼之,神州大陆建奴横行,占我家园,屠我百姓。我大明危亡,亦悬于一线。”来自中兴城的一名兵备道的官员看着麦场上乱糟糟的一群屯民,大声地说道:“故,奉陛下之命,中军都督府令,云州各地府县民屯均建乡兵之制。”

“凡年满十六周岁以上之男丁,均需每月参加三日以上军中操演,不得无故缺席,更不得逃避、懈怠。若有违者,重则处以杖责并罚苦役,轻则罚银、赋税加征、抄没田产。”

有鉴于去年登莱大败,军中精锐几乎丧失殆尽,永宁候、登莱镇总兵蒋永锐遂上书永初帝,仿齐国全民皆兵模式,在登莱和济州岛、云州、庭州等几个海外领地也实施乡兵制度,不仅可以加强对地方基层的控制力度,还能维持一个庞大的后备兵源。更重要的是,众多经过军事训练的乡兵,用起来的话,还不用花费朝廷捉襟见肘的财政。

永初帝当即下旨,于登莱和几个朝廷控制下的海外领地全部实施乡兵制度,不仅从军中抽调大量的军官和老兵奔赴各地府县乡镇,还发文长山岛,请求齐国派出深谙乡兵制度建设和训练的官员和军官,给予全程规划和指导。

“乡兵不仅要严苛的训练,而且有必要的话,还是要拉出去进行一番实战。”来自长山岛的一名乡兵小队长在结束了当日的军事训练后,向中兴城的兵备道官员建议道。

“毕竟不是经制军伍,若是贸然拉到登莱战场,恐怕难以胜任吧。”

“那是自然!”那名乡兵小队长笑了,“乡兵建立之初,必然无法经历大的战阵。不过,可以拉出去打打土人。这个大岛上,想来应该有不少当地土著,可以试着对他们发动几次清剿。除了能锻炼乡兵的实战技能,还能给你们补充一下人口不是。待过上一两年,有了一定的军事实力,还可以坐船去朝鲜海岸转一转。当然,你们也可以凭借乡兵武装的护持,将势力扩展到南边,驱逐那里的日本人。”

长山岛上的齐国乡兵,一般在经过一年多的军事训练后,都会随着陆战队和自救军前往朝鲜,“刷”战斗技能。在经历过几次袭扰战后,基本上就能充当陆战队的辅助战力,参与一些高烈度的战斗任务。因而,对如何快速增加乡兵战斗经验,提升战斗力,都有既定和成熟的模式。

目前,永初朝廷在这座被命名为云州的大岛上,除了中兴和最早登陆占据的长平(今日本北海道小樽市)两个据点外,还有北关(今日本北海道稚内市)、临海(今日本北海道岩内町)、昭义(今北海道余市町)、宁州(今日本北海道札幌市)等数个移民点,人口也有三万六千余。相较于占据了岛屿最南边的日本松前藩仅一两千人规模,可谓成压倒性优势。

两年前,几艘属于松前藩的渔船在长平附近海域发现了大明领地的存在。随即,一个月后,松前藩的一名主事带着十几个武士来到长平,与永初朝廷派驻于此的官员交涉,询问他们来此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