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1635汉风再起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四章 聚兵琉球(3 / 4)

作品:《1635汉风再起

“说说。”贺云峰招手说道:“不要紧张,给在座的大人们介绍一下日本幕府和大名的关系,以及我们在发起军事打击后,日本幕府的会做出的反应。”

“是,长官!”田修宏(北田修宏,日本流浪武士移民出身)大声地应诺道,然后深吸了一口气,舔了舔嘴唇,“诸位大人,诸位长官,卑职现介绍日本幕府和大名的关系,以及幕府在大名遭遇攻击后会作何反应,以此,为诸位大人和长官做出具体参考意见。”

在江户时代,政治体制为“幕藩体制”,由幕府和藩镇共同管理国家。征夷大将军是日本的实际统治者,通过幕府统治全国各地的藩国,各藩的统治者称作大名(一万石以上)。大名处于半独立状态,拥有很大的独立性,通常幕府不干涉各藩内政。将军实际上是各藩诸侯的盟主,只不过将军的地盘最大、最富庶,在实力碾压地方诸侯。

为了巩固德川家的统治,幕府将大名门划分为亲藩大名(德川家康的亲属同族,领地被封在近畿附近,待遇优厚)、谱代大名(早年跟随德川家康征战四方的忠心家臣,或者是关原之战之前就归顺的大名)和外样大名(关原之战前与德川家康同为大名,关原之战后被迫投降,属于不被信任的那拨人),其中,对于外样大名,德川幕府当然要加以防范,进行多方限制。

外样大名的领土一般都封在偏僻边远之地,远离战略要地,而且封地和亲藩、谱代的领地交错分布,可以使亲藩、谱代对外样大名进行有效监视。最后,外样大名也不能担任幕府要职。

同时,幕府对外样大名的领地还会进行极大压缩。如关原之战前,长州藩本有120万石,战后直接压缩为37万石。另外还实行“交替居住”制度,全国外样大名分为东西两半,一半住江户,一半住领地。每年4月这些大名交换角色,住江户的回领地,住领地的到江户。不过这些大名的妻子必须常住江户,等同于人质。在此种情况下,出生的嫡子从小生长在江户,在情感上对江户有归属感,从而减少他们对领地的认同感。

更为阴损的是,外样大名交替居住的所有费用还都是自己掏腰包,算下来,这笔钱数目相当可观。不仅将他们置于监控之下,还消耗他们的钱袋子,从经济上降低他们造反的可能性,可谓一举两得。

不仅如此,幕府还颁布了《一国一城令》,规定,大名除了自己居住的城以外,其他城池一律拆除,新建或者修补城池必须征得幕府同意。

试想一下,在如此环境中,受到如此待遇,外样大名们是何感受,这就是将他们一直当贼一样看着,怎一个恨字了得。

所以,在日本只要看那些大名距离江户的远近,便知道与幕府关系是否亲近,关系越疏远其属地就离江户越远。而萨摩藩位于日本四岛的最西,与幕府的关系可想而知。再加上在关原之战中,萨摩藩居然还站错队了,成为德川的对手。虽然,最终因为岛津家的不懈努力,化解了幕府对萨摩藩的惩罚,但心里肯定还记着这笔账。

再加上,萨摩藩通过琉球,与齐国将走私贸易做得风生水起,使得萨摩藩的财政情况从总负债35万两白银,到每年获利数万两白银,这如何不让幕府心生警惕,并为之忌惮。

“故而,卑职判断,萨摩藩若遭到我齐国大举进攻,不仅得不到幕府的支援,可能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他们的默许和放纵,任由我齐国借此削弱萨摩藩,以消除岛津家对幕府的潜在威胁。”

说完,田修宏紧张地看着在座的军政官员,等待大人们的发话垂询。

“萨摩藩大概拥有多少兵力?”曹和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