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1635汉风再起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零九章 战争准备(三)(3 / 4)

作品:《1635汉风再起

“嗯,就是南洋群岛上的土邦小国。”

汉洲在收到西班牙将要进攻本土的消息后,第一时间里进入了战时状态。

最早完成建制组建的武装力量是乡兵营。不到五天时间,一千五百名乡兵已经聚集在黑山城军营,开始了半军事化训练(每周训练三天)。码头的几座炮台,整日里轰鸣声不断,新老炮手正在试图以最快的时间里,掌握火炮的发射要领和日常维护。

建业城的城墙,每天也在肉眼可见的情况下,逐渐增高,增厚。城外附属的棱堡设施,也开始挖掘和布置。鉴于,建业城西南侧,是经过扩建的水库,堤坝距离城墙不远,敌人在此进攻的话,肯定无法展开。

建业城的西北面,建了一座炮台防护堡垒,正好与建业城相对而立。敌人为了避免两面受敌,也不会将进攻方向选择在这里。那么,剩下的其他两面城墙,就是建业城的防御重点。各种规格的火炮在城墙完工后,会一一布置在城头,一定会让西班牙人领略一下什么叫钢铁风暴。

考虑到西班牙人有可能是四月底到来,那时,汉洲的湿季还未结束,这就必须考虑到火炮和火药的防水防潮问题。不过,目前汉洲军器工坊,已经可以生产定了型的1637-1型燧发枪。其性能明显比荷兰人提供的燧发枪要优异的多,不仅操作步骤减少了,而且火枪击发的稳定性和防水性表现也较为突出。就是产量低了点,每月只有三十枝。

随着汉洲工坊进入战时状态,加班加点生产的话,火枪产量估计可以提升至五十到六十枝。主要是火枪的各个零部件,很多都是手工打磨和制作,尤其是枪管的打磨和钻孔。齐天只是在枪管制造现场去瞅了一眼,就放弃了让工匠在枪管里试图拉出膛线的想法。

咱还是按部就班的用前装燧发枪吧,至于,线膛枪还是再等等吧。等汉洲的工业技术有了突破性的发展,或许可以考虑去研究研究。如果这些工匠什么时候给造出一杆后装燧发枪,那齐天就该喜出望外了。——————————————

巴达维亚港口。

路德维德和管家安里·克雷多站在一艘即将返回欧洲的大船上,看着码头上的土人忙忙碌碌的搬运着货物,然后用滑轮杆一包一包地吊运上船。

“那边几艘船是不是汉洲的?”路德维德伸手指向远处几艘明国制式的商船,问着自己的管家。

“是的,那应该是汉洲的拓产1号。你瞧,船舷处那个1的数字。呵呵,似乎只有汉洲喜欢将数字标识在船的名称后面。”管家安里·克雷多笑着说道。

“他们似乎正在装运布匹、粮食之类的物资。”

“是的,先生。他们正在备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