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末逐鹿天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647章 卖官鬻爵风波(3 / 3)

作品:《明末逐鹿天下

李丰修和张乐鼓两人相视一笑,他们都是人精,想要借着这个机会给自己立人设。

他们都知道大华帝国官场上,一直缺少为民请命的清流。

只要他们人设立成功,定能平步青云,成为掌控国家的内阁大臣。

国子监的进修官员,听了李丰修和张乐鼓的鼓动。

他们认为请愿,是为了维护他们的利益。

又经过几日串联,纠集一些对卖官鬻爵极为怨恨的京城待考士子。

他们以祭拜祖先的名义,来到大华帝国祖庙总庙门前。

集体堵门请愿,让皇帝苏河治理蔡王吴杰卖官鬻爵。

………………………………

皇帝苏河很少出宫,但宫外的情况瞒不了他。

吴杰卖官鬻爵闹出的风波愈演愈烈。

这件事情皇帝苏河却不好插手。

吴杰已经不是他的臣子,而是成为封君。

他没有影响到大华帝国根本利益,只是为了治理国家,出台一些奇葩政策。

皇帝苏河根本不想管,他也没有那个精力管所有的藩属国。

藩属国能否在海外生存下去,皇帝苏河都不在乎,他只在乎汉人能不能在海外扎下根。

皇帝苏河封的这些王,真的在藩属国胡乱搞,导致人心离散,他被部下推翻。

皇帝苏河都不会出兵为他们报仇。

他封这么多藩属国,就是在养蛊。

只要能养出一个地区强国,让汉人在海外有了一个坚固的立足之地,所有的投入都能获得巨大的回报。

皇帝苏河却没想到国子监进修的学生与待考的士子这么冲动。

他这一生最讨厌读书人以大义逼宫。

皇帝苏河作为大华帝国的皇帝,他无法忍受皇权被如此挑衅。

他立刻下旨让礼部和刑部出面。

礼部革除这些读书人的功名,行不以聚众捣乱的罪名,把这些读书人抓进大牢中反省几日。

“帝国有数套正常的申诉渠道,午门外还立着华表信箱,书写的信件可以直达御前。

还有人搞前朝清流那一套,就别怪朕心狠。”

皇帝苏河说完,他拿去御桌上的信件。

他已经看完官员的奏疏,除了少量的御史,大部分官员对于蔡王吴杰的做法保持沉默。

民间的人,他们却表现的极为激愤,修养好的人借古讽今,陈词卖官鬻爵对帝国的危害。

修养不好的人破口大骂,认为蔡王吴杰带来了霍乱之源。

皇帝苏河看得很清楚,蔡王吴杰的做法,把所有大华帝国中高层全部得罪。

哪怕是他昔日的部下,很多人也不满他的做法。

卖官鬻爵就是损害因为科举和军功,成为大华帝国上层人士的人。

他们都是既得利益者,为了自己的利益,也要反对卖官鬻爵。

蔡王吴杰正式指导自己即将离开大华帝国,很可能一辈子都回不来,他才变得这么肆无忌惮。

皇帝苏河对于卖官鬻爵造成的风波,继续保持观望的姿态。

他同时放任民间各个思想学派对于这件事情的讨论。

思想越辩越明,经过全民参与的大讨论,大华帝国才能对卖官鬻爵这件事,有着清晰的认知。

皇帝苏河只是派遣心腹太监周方志,前往蔡王府中,询问蔡王吴杰是否准备好,何时将会起程?

蔡王府中,吴正熙看到卖官鬻爵风波闹得这么大,他心中一直很紧张,就怕自己老爹的身份,也扛不住这件事。

老爹前往海外建国,他有很大几率成为下一任国王。

他可不想因为这件事,直接丢了成为国王的希望。

吴正熙看到大量读书人因为卖官鬻爵请愿,他顿时感觉事情不妙。

事情的发展却让他大吃一惊,这些请愿的读书人被处理。

吴正熙立刻认识到,自己老爹在皇帝苏河心目中的地位。

他却看到本应该神场飞扬的老爹,一脸苦涩的走近房间。

“咱们做的这件事,已经引起陛下不满。

这件事适可而止,我们整理好东西启程南下,提前去海外建国。”

蔡王府立刻忙碌起来,蔡王吴杰带着所有钱财和心腹南下广州府。

他同时通知正在各处组织移民与招募官员的心腹,立刻结束工作南下。(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