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末逐鹿天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809章 饭桌闲谈(3 / 3)

作品:《明末逐鹿天下

太子苏蜀没有把他的考虑说出来。

他只是轻飘飘的说道:“我相信父皇的判断,父皇作出这种裁定,必然有着相应的理由。”

苏林听到太子苏蜀的这句话,他立刻就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

哪怕是在寻常的宗族,当着人家儿子的面,平价老爹做的事,这都是很不地道的一件事。

更何况这是在皇家,说话稍不注意,那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

他看到太子苏蜀没有因此而生气。

还好速生稻成功的喜悦,让太子苏蜀一直非常开心。

苏林立刻转移话题,不再谈论他身份不适合谈论的事情。

他看向正在品尝菜肴的南洋巡抚牛什锦,涉及到这位巡抚的事。

出现什么事情,他的身份都能兜得住。

苏林看向牛什锦,询问道:“牛巡抚,你既然知道速生稻的事,接下来的施政策略应该有所转变。

方便谈一谈,我们农研所能够帮忙的事情,一定会立即帮忙。”

牛什锦看了看坐在一旁的太子苏蜀。

他的施政策略已经得到皇帝苏河的认可。

速生稻的出现会让他略微调整施政策略,绝不会改变施政的大方向。

他的施政策略,如果能得到太子苏蜀的认可,这对于他来说,有着极大的隐形好处。

牛什锦感激的看了一眼苏林,他与这位皇亲第一次见面,一点关系都没有。

他不知道苏林这么做的原因,有恩留在以后报,先展示自己的能力。

牛什锦清咳两声,他清了清嗓子,认真的说道:“我来南洋施政有三个主要方向。

第一个方向,那就是加强南洋的汉化教育。

汉化教育涉及到边疆的根本,绝不容半点懈怠。

我在边疆省份治理地方多年,知道我们新打下来的地方,一定要想办法把它融入到帝国的主流之中,绝对不能保留这个地方的特点。

人们会根据不同点,划分出一个个小圈子。

我在北海省时,看到有的游牧部落,他们从一个大部落分迁出来。

只是由于贫富差距不同,某一个部落所在草原水草肥美,能养的牛羊更多,他们更为富裕。

两个相同的部落,就因为这个细微的差距,几十年之后分裂成两个完全不同的部落。

这两个部落甚至会刀兵相向,完全忘记了,他们同出一源。

汉化教育必不可少,那就是要把边疆这里的人同化成与帝国内陆地区一模一样的人。

我们有着共同的信仰、我们有着共同的习俗、我们有着共同的文化,那我们就都是华夏人。

教育必须完全普及,无论是成人还是小孩,必须使用汉语和汉字。

彻底废除土著语言,不允许他们以方言的名义,保留土著语言。

南洋想要实现这一点,必须要由巡抚衙门主导,兴建大量的学校,这些学校还开设夜校。

我之前还担心巡抚衙门没有那么多钱,速生稻的成功必定会让南洋丰收。

只是粮食产品加工交易时产生的税,就足以建设小学。

第二个施政方向,那就是不错过机会,把南洋地区打造成帝国的粮仓。

这个大型粮仓一旦成功,哪怕是帝国内陆全境遭灾,百姓也有大量的粮食供应,绝对不会挨饿。

第三个施政方向,那就是充分利用马六甲海峡,让南洋成为帝国航运中心。

以航运为龙头,吸纳大量的造船厂,为商贾提供优质的货船。”

牛什锦知道朝廷绝不会让边疆省份,掌握成体系的工业能力,特别是军工生产能力。

他这才退而求次,盯着货船领域,货船一点都不敏感,还十分适合基础薄弱的南洋。

只要南洋有货船的工业产业链,在这个产业链的带动下,必然能带动南洋工业的发展。

太子苏蜀听到牛什锦的策略,他竖起大拇指赞许道:“牛巡抚做事很周到,我相信南洋在牛巡抚的带领下,一定会脱胎换骨。”

他们说说笑笑,讨论着帝国近期发生的事。

吃完饭之后,太子苏蜀与牛什锦巡抚乘车回到城中。

太子苏蜀已经与牛什锦交接完。

他已经查清案件,在南洋地区没有留恋的东西,筹备返回京城。(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