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末逐鹿天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839章 南洋士子(3 / 3)

作品:《明末逐鹿天下

只要排名没变,那就没有问题。”

赵世衡这时正好吃完饭,听着这两位士子的讨论。

他认同道:“这位兄台说得很不错,科举看排名,不是看成绩。

科举的题目难易与是否中进士无关。

历年大家关注的都是科举甲榜还是乙榜,具体排名多少。

从来不关注科举每一科的分数是多少?

大家也不用太过焦虑,朝廷想要改革科举,必然会安抚我们这届士子。

最大的可能就是增加进士的名额。

大家都有希望考中进士,又有谁会阻拦科举改革。

真有人这么做,我们这些代考的士子,都不会放过这人。”

佟妍吃惊的问道:“增加进士名额,真会有这种可能吗?

朝廷除了初期缺少官员的时候,每年的进士名额会根据各省份的纳税额动态调整。

但总体的就是名额,基本按照新增行省数量递增,不会突然之间增加太多。”

朝廷分配进士名额,每个省固定有相应的名额,根据每个行省的纳税额,额外增加进士数量。

富裕的省份,都喜欢分成数个行省,这样当地的进士就会增多。

当地在朝堂上的话语权,随之会增强很多。

这也是南洋行省被一分为二,当地人非常支持的原因。

这样一来,不只是官位增多,进士数量也会增多。

南洋省原来的税收贡献,那可是能排进帝国的前五。

哪怕是一分为二,也不会掉到前十五。

佟妍在报纸上还看到过一个趣闻。

江苏省为了让本地进士名额增多,一直在闹分家。

每一个府都想独立成为一个行省,事情闹得很大,内阁出声训斥,这才安宁下来。

王富贵听到赵世衡的话,他开心的说道:“英雄所见略同,这位兄台对于科举的了解很深刻。

在下澳洲举人王富贵,请问兄台是何人?”

赵世衡听到旁边座位的士子主动介绍自己的情况。

他也抱了抱拳说道:“吕宋举人赵世衡。”

黄达惊讶的说道:“吕宋第一举人赵世衡。

兄台都已经是第一,银币和美女都不会缺,怎么还坐朝廷免费的客轮。”

赵世衡一摊手,道:“我小时候的经历告诉我,每个人的帮助都是有所图。

有的人图名,有的人图利。

我真的接受捐助,将来毕竟会身不由己。

我还没到饿死的时候,为什么只为了一点口腹之欲,就要把自己的前途交出去。”

佟妍听到赵世衡的讲述,她很佩服赵世衡的做法,一般人都做不到。

南洋之前爆发的巨大贪腐案,其中有太多官员,那就是被用类似的方法拉下水。

只要官员动心,这些世家大族就有足够的方法拉人下水。

他们正准备收拾餐盘离开,餐厅中的广播响起。

“我是船长王霸澹,接到通政司发布的旨意。

皇帝陛下决定今年科举,增加三十名恩科进士。

这些恩科进士,授官的地点一律是西亚地区。

各位士子早做准备,争取考出一个好成绩。”

佟妍用炙热的目光看着赵世衡,欣喜的说道:“赵大哥,我是峡北举人佟妍。

你真的是太厉害了,刚刚就预测科举改革,朝廷必然会增加进士数量。

这真是一语中的,朝廷真的这么做。

朝廷已经十多年没有这么做过,必然是朝廷发生了很大的事情。

那科举改革的概率就已经非常大。”

黄达立刻走过来,激动的说道:“峡南举人黄达拜见大佬,不愧是吕宋第一举人,大佬的见识远超我等。

我这一路不虚此行,有可以求教的大佬。

再加上朝廷增加进士名额,这次终于有希望考中进士。

我们这些边疆省份,根本卷不过内陆省份,一直都是后娘养的。

每年考中的进士,大部分都是那些占坑的外来者。

希望这次我能中进士,这些对我们不公平的制度,也能改一改。”

赵世衡安慰道:“朝廷如果进行科举改革,那肯定要改好。

科举对于朝廷太重要,肯定会慎重对待。

现在消息传递的速度很快,我们到京城之前,应该会得到具体的消息。”(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