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章节正文阅读

266 一石二鸟(二合一)(2 / 2)

作品:《我成了大明勋戚

看到王振如此力荐,朱祁镇点了点头,不再这个问题上继续坚持。

可能朱祁镇对于满朝文武任何一个人,都充斥着帝王心术跟天子威仪。唯独面对王振,他会把自己摆放在学生的位置上,保持着一份对师长的依赖跟尊重。

“那对于监军,先生有何建议?”

明朝监军一般以太监为主,王振身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可谓内官之首。

这种人选,没谁比他更适合推荐。

“万岁爷,既然您担心沉翰林年轻无法单独领军,那便找寻一位军务经验丰富的内官去监军,起到相辅相成的效果。”

“皇城内外,奴婢认为最合适之人选,就是御用监掌印喜公公。”

“先生是说喜宁?”

“正是。”

王振的这个推荐人选,恰好选到了朱祁镇的心坎上。

正统朝时期内官太监中,虽然王振处于一枝独秀的位置,但并不意味其他太监,就没谁能得到朱祁镇的宠幸。

御用监掌印喜宁,便是朱祁镇信任跟恩宠的太监之一。

甚至一度夸张到在正统十二年,喜宁侵占英国公张辅的田宅,英国公张辅不从后,喜宁便派出他弟弟跟净身家奴,殴打张辅的家人,还致使一名孕妇堕胎而死。

要知道英国公张辅乃托孤五大臣之一,并且还是资历最深的武臣勋戚,隐约排在了为首位置。

就这么一位大明公爵,被太监给欺负上门,还闹出来人命,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按常理来说,喜宁这么嚣张欺辱英国公,怕是活腻歪了。可事实却是,英国公张辅告状到皇帝面前,不但没有把喜宁给问罪,反倒朱祁镇明着拉偏架,各打五十大板了事。

可能也正是因为此事,导致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征战沙场数十年的英国公,选择明哲保身作壁上观,任由皇帝与太监胡闹。

最终眼睁睁看着数十万大军自蹈死地,其中还有不少曾随他出生入死的部下兄弟,并且自己也马革裹尸。

不知道在生命最后时刻,打了几十年杖的老将军张辅是何种心情,唯有哀莫大于心死能形容吧。

“万岁爷,喜公公正统初年就出使漠北,后更镇守辽东,对于军政事务及其熟悉。有他监军配合沉翰林,奴婢确信可保高枕无忧!”

王振趁热打铁说出了推荐理由,喜宁长年在漠北各地出使镇守,地方监军经验及其丰富,整个内官太监没有几个能比得上他。

辽东面对蒙古大军都能稳住,更何况区区一省乱民?

“可喜宁刚出镇归来,就派他监军福建,是否有些辛劳?”

喜宁正统十一年末,才从辽东镇守太监位置上下来,返回京师述职担任御用监掌印太监。

又让他千里迢迢监军福建,朱祁镇属实有些不舍。

“喜公公深受皇恩,当以身报效。更何况他与沉翰林这等能臣配合,不出意外将很快平定福建叛乱,到时候再给予重赏便可。”

“先生所言有理,就这么安排吧。”

朱祁镇满意的点了点头,其实他听懂了王振话语背后的意思,那就是这一趟前往福建平叛,简直去跟去刷军功战绩没什么区别。

反倒可以用此功绩,来嘉赏喜宁跟沉忆辰,满足皇帝个人喜好的私心。

历史上的正统十二年,朱祁镇在各打了喜宁跟英国公五十大板后,反手破例赏赐土地给他,来弥补要去侵占田宅的“委屈”。

《明史》上这般记载:宦官之田,则自尹奉、喜宁始。

意思是说,明英宗开了皇帝赐田给太监,而非功勋重臣的不良先例。

如果再算上前面开了宦官子弟世袭的先例,朱祁镇对于内官太监的恩宠,已经远超了一般拉拢的界线。几乎可以推断,他是真心实意的把这群内官,给当做了自己人看待,王振能独掌朝纲也就不足为奇了。

听到皇帝答应了自己的推荐,王振的嘴角露出了一抹非常不易察觉的笑容。

王振有这么好心力撑沉忆辰单独领军,并且还安排军务经验丰富的太监,去与他相辅相成吗?

答桉当然是否定的,王振巴不得明天沉忆辰就战死福建。

没有谁比王振,更了解宫中太监的秉性,喜宁去担任监军的效果,绝不是什么相辅相成,而是针锋相对!

喜宁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沉忆辰更不是个屈躬卑膝的软柿子,这两人搭在一起有好戏看了。

如果平叛过程中互相扯后腿,导致战事失利,那么沉忆辰既然是单独领军,便要独自承担起责任。

山东治水之事,王振一方面是大意了,没想到他真的能这么快成事。另外一方面,身处皇城之中,手想要伸到地方干涉,并没有那么容易。

这次福建平叛吸取经验,王振绝对不允许沉忆辰再立军功,让自己重蹈覆辙!

另外还有一点好处,便是喜宁同样深受皇帝信任。王振绝对不允许在皇城之中,自己的地位跟恩宠受到其他宦官的挑战,必须得趁喜宁立足未稳之际,再次把他安排出宫。

借助福建平叛,就是一石二鸟之计!

王振嘴角的笑容还未澹去,就听到了朱祁镇吩咐道:“对了先生,派人通知一下沉卿明日进宫,朕还有些事情想嘱托于他。”

什么?

监军人选都已经安排好了,陛下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地方,需要当面嘱托沉忆辰?

沉忆辰就这般简在帝心,连皇帝都亲自帮他铺平立功之路吗?

有那么一霎那,王振内心生出一股唏嘘,可能这便是文臣与内官的区别。

家国天下之事,明面上终究无法让内官染指。

自己曾几何时,也是一位文人!

“奴婢知晓。”

王振躬身行礼后,便走向殿门口驻守的小太监,让他去出宫通知沉忆辰明日准备面圣。

对于皇帝跟王振的谈话,沉忆辰自然是不知道,更别说背后的阴谋跟诡计了。

他此刻迈着复杂心情回到了公府,本想安安静静平复一下,可没有想到朱仪此时站在了西厢别院的门口,彷佛已经等候多时。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