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章节正文阅读

351 布局朝堂 (二合一)(3 / 4)

作品:《我成了大明勋戚

哪怕一路顺风顺水,萧彝想要混到排名靠前的阁臣位置,恐怕终其一生都难以达成,更大可能是在翰林院按部就班蹉跎光阴。

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分,这就好比后世清华北大出来的高材生,入职起点就碾压了三本专科。想要达成同样的成就,努力机遇缺一不可才行。

户部掌管钱财,现在京师极度缺衣少粮,根本原因其实并不是没有,相反正统朝期间哪怕天灾人祸不断,靠着王朝盛世的余晖,以及能做到各大粮仓储备在安全线以上。

之所以会造成缺衣少粮的局面,更多是运力跟调度的不足,漕运粮草全部积压在运河跟通州仓,压根就运送不过来。

如果单单是无法送达京师也就罢了,等蒙古大军兵临城下之后,他们会放过近在迟尺的通州大仓吗?

到那时候无数粮草物资,将成为敌人的资源储备。

可哪怕情况如此危急,朝中决策依旧以转运各路勤王军为主,粮草放在了次要位置,很难说这跟提防沉忆辰没有关系。

甚至这两日朝中有大臣放言,干脆不如一把火烧了通州仓,这样大家都没有总好过京师一家缺粮。

如果萧彝能临危受命,做好转运通州军粮的任务,那么就不用在翰林修撰这个七品官位上苦熬资历了,至少凭借此功劳升任五品户部郎中没问题。

另外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沉忆辰未来与蒙古铁骑的生死决战中,很需要户部后勤有信得过的自己人!

入职户部?

听到沉忆辰的建议,萧彝有些不明所以。

要知道翰林身份清贵,很多时候如果运气好的话,熬到个正六品的侍读、侍讲职位,便拥有了入阁参预机务的机会。

再进一步便成为阁臣,一飞冲天!

如果选择走六部入阁,那么难度将要大上许多,特别是随着阁部界线越来越分明,几乎很少会有六部实权大臣入阁参预机务。

按常理论,除非苦熬多年升迁无望,才会选择入职六部或者都察院出镇地方,捞最后一笔养老钱退休。否则以萧彝这样的年纪,完全可以在翰林院赌一把成为阁老的机会。

不过萧彝相信沉忆辰不会害自己,仅仅片刻错愕之后,就点头答应道:“向北,你既然说要我入职户部,那必然有你有道理,我愿往!”

“好,我会尽快帮你疏通。”

说罢,沉忆辰就把目光望向商辂道:“弘载兄,以你之才同样不应该在翰林院虚度,我会向高阁老以及座师建议,与贺平彦等人一同廷推,入阁参预机务!”

沉忆辰非常清楚,自己手中的兵权来源于战争的非常时期,一旦明帝国度过了京师沦亡的危机,那么接下来朝廷势必再无法容忍自己这样肆无忌惮的抗命。

毕竟自己是文官出身,哪怕入职兵部也不可能像武将那样直辖兵马,终有一天得站在更高层处理军政要事。

想要脱离军队后高枕无忧,就必须培养出自己的朝中势力,让皇帝或者政敌感到忌惮,不敢撕破脸皮秋后算账。

军中将领,沉忆辰相信经历过生死后,他们会唯自己马首是瞻。朝堂之上光靠着座师钱习礼的门生势力,远远不够对抗贺平彦等人身后的文官集团抗衡。

特别土木堡之变兵部、户部、工部等尚书、侍郎阵亡,曾经接触过的马愉一党将快速上位,形成一股更大的势力。

六部得有自己人,内阁同样得有。

以商辂的才华,沉忆辰相信他同批入阁参预机务,绝对不会输贺平彦跟杨鸿泽俩人。

说起来也是可笑,沉忆辰曾经最为厌恶明朝中后期结党营私,最终导致党争误国。

结果没想到,他为了自保不得不做出类似行为把控朝政,可能唯一的区别,就在于目标不是为了私利,而是公心大义。

屠龙者终成恶龙,曾经沉忆辰反问自己的话语,如今仿佛在一步步应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