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章节正文阅读

447 倒打一耙 (二合一)(3 / 4)

作品:《我成了大明勋戚

成安候王通满脸的痛心疾首,其实沉忆辰掌控一支船队的消息,朝廷上下人尽皆知。

可是知道有这支舰队的存在,与清楚这支舰队的具体规模,那是完完全全不同的两码事情。大明宝船是当初明英宗朱祁镇密旨督造的,无论是朝廷阁部还是地方州府,为了避免群臣的反对通通属于封锁消息。

沉忆辰几万福建人马赴京,朝中大臣们基本上都下意识认为,他是征召了福建水师跟沿岸州府官船,用大力出奇迹的方式硬塞把人给带到了大沽海防口。

丝毫没有意识到,沉忆辰掌控着一支真正的海船舰队。

“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朝廷开仓赈灾济民的消息传出来后,再加上沉忆辰源源不断的放粮。京师粮价已经从二两一石,半天时间降到了一两五钱,按这速度下去,估摸着到了晚上能下降到一两!”

工部尚书陈恭心痛不已的说出这句话,这群勋戚大臣里面别看他身份官衔不高,投的钱却是做多的。毕竟工部是六部里面,最好捞油水的衙门之一,重建九边烽燧堡垒拨款里面过一遍手,就能赚个盆满钵满。

众人投入的三百万两白银中,陈恭一人便占据了三分之一,连会昌伯孙忠这种超级老牌勋戚,都只是投了八十万两,相比较还差了二十万两。

结果投的越多亏的越多,粮价要真是被打压下去,能收回十分之一的成本就不错了。

“大司空所言甚是,我们囤积的两百多万石米粮中,仅有前期几十万石是按照平价收购,后续接近两百万石从沉忆辰手中收购,价格从一两五钱到二两不等。”

“按照这种粮价速度下跌,很快就能跌回涨价前的二钱五一石,这起码要亏两百多万两啊!”

都御使王文很快就算出这笔账来,他这次投了几十万两,也算是全副身家压了上去。

别看他执掌三法司之一的都察院,看似位高权重。实际上是靠着抱王振大腿上位,之前贪墨的银钱大多数孝敬了出去,留存在自己手中的并不多。

这几十万两银子要是没了,王文都不敢想象未来致仕回乡该怎么活!

“是啊,还有米粮这东西不好存储,开春潮湿很容易发霉变坏。就算没坏过了段时日新粮上市,这也就成了折价的陈粮,恐怕会跌到几十万两银子都不值!”

“会昌伯,此事您老还得想想办法啊。”

众人七嘴八舌的话语,让年过八旬的会昌伯孙忠,感到一阵头晕目眩。

缓了许久,他才平复情绪开口道:“既然对沉忆辰软的不行,想要挽回损失那就只能来硬的。封了成国公府名下粮铺,并且把仓储里面余粮以囤积居奇的罪名充公。”

换作寻常时刻,会昌伯孙忠绝对不会为了银钱,去得罪夺爵的成国公朱勇以及朝廷新贵沉忆辰。但如今太上皇从漠北归来,京师二帝相争的场景已成定局,并且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沉忆辰代表的成国公府一脉,注定要站在新君朱祁玉那边,同样身为太上皇朱祁镇外公的会昌伯孙忠,立场站队没有选择的余地。

明宣德六年,因持续干旱导致漕运不畅,京仓粮食近空,就出现过一次粮商囤积米粮高价出售的先例。那时候大明处于巅峰上升期,政治相对比较清明,五城兵马司第一时间出动查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