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章节正文阅读

591 以战止战 (二合一)(3 / 4)

作品:《我成了大明勋戚

这群勋戚二代锦衣玉食中成长,早就没有了父辈的实战经验跟军事能力,大多数成为了纨绔子弟。明朝中期之所以兵部取代五军都督府,土木堡之战导致勋戚大幅度衰弱是个因素。

勋戚本身的堕落腐化,也是另外一个主要因素,让这群二代领军上战场厮杀,有多少兵马就能送多少人头。

可彻底让五军都督府沦为养老部门,受到的阻力同样很大,没有人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力,哪怕沉忆辰有成国公朱勇支持,依旧法说服朝廷的老牌勋戚集团。

参谋部就是一种变相稳住老牌勋戚集团的方法,让他们认为自己是参谋划策掌控着决策权,好像看起来又从兵部手中夺回了调兵、统兵的权力。

事实上改制参谋部仅仅是第一步,后续沉忆辰将彷照自己福建开办的讲武堂,由兵部牵头各布政司以及国子监成立梯级讲武堂,逐渐演变为后世的职业军校。

未来大明参谋皆需要到讲武堂进修,并且合格毕业之后才能进入到参谋部去出谋划策,这样就能用类似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去逐步淘汰勋戚中那些不堪重用的纨绔子弟,还能给平民阶层提供一条上升渠道。

要知道历朝历代军队,往往都是一个封闭的圈子,是门阀世家扎根最深的地盘之一。文官集团这边,不管如何诗书传家,好歹还有一个科举制度,保持着新鲜血液的替代更换,给了底层一条上升渠道防止阶级固化。

军队哪怕开创了武举,穷文富武的决定性因素下,能参与进来的往往是极少数,只有彷照科举的军校制度,才能打破这个封闭的圈子。

取消军户制度从来不是简单的脑袋一拍,就能完美的执行下去,需要各种后续政策以及六部跟五军都督府的配合。沉忆辰目前做的每一件事情,都需要用数年乃至于数十年的时间来验证。

除此之外,沉忆辰还借助这次跟六部商议政事的机会,特地把吏部尚书李贤给留了下来,打算询问一件考量许久的事情。

早石亨起兵之前,沉忆辰就注意到李贤与徐有贞朝中建立了一个“沉党”,毕竟这件事情涉及到了自己,沉忆辰不知道该用何种方式去商讨,总不成否定推翻自己的学术观念,解散这个所谓的党派吧?

但按照目前的治水进程,徐有贞这几年外派为官办事着实太出色了,完全发挥出了他理工方面的天赋,基本上把洪涝灾害给维持一个完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从景泰元年始,已经足足有三年时间,诸如河南、山东这些保守洪灾的省份,没有发生过严重溃堤情况。如今冬季枯水期已经来临,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大水灾,并且徐有贞三年外派期限已到,不日将返回朝中。

能力越强的人,搞事的本事也就越大,单单一个李贤拉拢一批少壮官员组建沉党,沉忆辰还觉得可控范围之内。等到徐有贞回来,这家伙性格比较极端,说不定真能搞出党同伐异的操作。

没办法,沉忆辰只能跟李贤捅破这层窗户纸,对“沉党”成员进行约束。

“沉宫保,有事尽管直言,下官洗耳恭听。”

李贤看到沉忆辰为难的表情,于是主动开了个话头。

现如今沉忆辰加了太子太保衔,正式从品阶上超越了六部尚书,另外李贤本就崇拜敬重,把自己视为沉学的门生,压根没有阁部斗争的想法,早早自称起了下官。

对于李贤下官自称,沉忆辰早前还劝说了两句。毕竟相比较内阁首辅这种皇帝“秘书”,吏部天官才是宰相之后,从律法上实打实确定的文官之首,用后世的话描述就是政府首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