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章节正文阅读

634 其心必异 (二合一)(3 / 3)

作品:《我成了大明勋戚

自古忠孝难两全,不想全面被明国吞并,并且作为仆从军跟同族同室操戈,那么只有背叛大明一条路可走。如果忠国公石亨的西征失败了,那么整个西北的局面将得以维持,阿速不建议赤斤蒙古依旧接受大明的册封。

战场那边石亨跟蒙古兵马杀的难解难分,双方都没有把对方快速置于死地的绝对实力。可就在这个时候,都督同知石冲策马冲到了石亨的旁边,朝他大声喊道:“叔父,赤斤蒙古卫反了!”

此时的石亨正杀的起劲,一刀把眼前的蒙古骑兵给斩于马下,压根就没听清楚堂侄石冲说了些什么。相反还用着兴奋的语气说道:“冲儿,跟随叔父杀出一条血路,酋首也先就在前方。”

“拿下他的人头,本公就能裂土封王!”

石亨从来没有忘记过沉忆辰对自己承诺,同时他也相信沉忆辰不会食言。天圣汗也先就是蒙古汗国维系的关键,他只要一死,再加上忽必烈一脉的黄金家族血脉被赶尽杀绝,整个鞑虏部族必将陷入大乱。

到时候可能就不止是西征那么简单,大明将顺势发起北伐,目标从光复汉唐,将改为远迈汉唐!

发现石亨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石冲只能满脸焦急的扯开嗓子喊道:“叔父,赤斤蒙古这群叛徒反了!”

听到这句话,石亨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下来,同时他身边的大明将士更是感到震惊无比。赤斤蒙古卫可是被安排防守侧翼,要是他们反了的话,那么就等同于大明兵马腹背受敌。

并且本来是五万对五万势均力敌,转瞬间就将演变成五万对八万。

对方是天圣汗也先亲率的鞑虏精锐,腹背受敌的情况下想要以少敌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河西走廊从名字上都能看出来地形狭窄,一旦战事不利撤退都十分苦难。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忠国公石亨恶狠狠的暗骂了一句,然后就朝着身旁将士喊道:“一群土鸡瓦狗反了就反了,难道儿郎们还有谁嫌战功银多的吗?”

“后军乃是吾弟石溟领军亲自镇守,赤斤蒙古在他面前就是一群麦子等待收割,尔等还是好好跟随本公向前杀去,下手晚了让酋首也先窜逃,这通天的军功说不定就被友军捡了便宜!”

石亨不愧是石亨,哪怕面对仆从军临阵反叛,依旧是保持着豪情万丈的战意。他的这种表现,仿佛给大明将士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刚才还有些慌张的心态瞬间平复下来。

公爷说的没错,仆从军算是个什么东西,大明打仗从来就没有指望他们。

胆敢不臣,那就拿他们的项上人头来赎罪!

明军将士们奋勇杀敌,忠国公石亨动作却慢了下来,不露痕迹的靠到了堂侄石冲的身边。

“石溟那边仅有五千兵马压阵,不一定能挡得住三万安西卫所军的冲击,你赶紧前往嘉峪关向彰武伯杨信求援!”

石亨确实是安排了胞弟石溟镇守,但他镇守的对象却不是赤斤蒙古,当初更多是为了防止赤斤蒙古挡不住沙洲卫跟安定卫的进攻,害怕溃军跟追兵扰乱阵型的预备力量。

结果谁能想到赤斤蒙古压根就没有阻挡,直接临阵反叛投了敌军,现在石溟这五千后备军要直面三万仆从军的进攻。就算大明将士在装备跟战力上有优势,但关西七卫这些年掌控西域贸易,早就不是汉唐时代那种落后的游牧部落,想要战胜六倍于己的敌人,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没得选择,忠国公石亨只能向最近的嘉峪关求援,那里还驻扎着大明的上万兵马。

同时还有一点让石亨感到庆幸的是,嘉峪关守将乃镇北大将军,曾经宣府总兵,被追封为颖国公的杨洪之侄。

相比较杨洪那个临阵脱逃的儿子杨俊,这个侄儿杨信仿佛才是继承了家族尚武衣钵的那个。十七岁就跟随伯父血战沙场,京师守卫战时期更是与石彪联手,斩杀了瓦剌大将鬼力赤,追杀蒙古兵马百里,两人凭借战功一同封伯。

石亨开始还不明白,为何沉忆辰会把彰武伯杨信调任嘉峪关镇守,现在他知道了原因,这就是领先众人的高瞻远瞩,做好了应对一切变化的准备!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