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章节正文阅读

639 大明科学院 (二合一)(3 / 5)

作品:《我成了大明勋戚

听到赵然元的回答,沉忆辰叹了一口气,某种意义上他是为明良帝感到可怜。

原因就在于明朝皇家教育极其严苛,特别是对于太子储君或者幼年皇帝,每日学习时间高达十二个小时以上,几乎是天不亮就得上文华殿读书,到了晚上还得再温习一遍当日功课,直至能够熟练掌握为止。

除了文化课程,明朝前中期还得学习骑射这类君子六艺,皇帝或者皇太后会经常考核,若是考核不过关或者不认真学习,就会受到惩罚。

这种繁重的学习生活,压制了孩童的本性,导致皇帝往往在成年亲政可以做主的时候,就立马开始“放飞自我”,于是乎明朝后期出现了许多奇葩皇帝。

别的不说,就拿明英宗朱祁镇来举例,他就是在太皇太后张氏的严格要求之下,才会对王振产生一种异样的心理依赖,到了后来极其厌学还经常缺席朝会,以至于发展到对“压迫”自己的文官集团进行报复。

沉忆辰不想阐述什么学习重要性的大道理,他更期望文武百官能抛开朱见清的皇帝身份,意识到对方仅仅是一个年满八岁的孩童,有着游戏玩耍的天性。

但是每当沉忆辰跟阁部大臣提及这个话题的时候,就会遭到一致反对,哪怕商辂、萧彝、李贤这群外界眼中沉党铁杆,都不支持放纵皇帝去“玩物丧志”。

对于这种局面沉忆辰也是无可奈何,要知道就算几百年后的现代社会,主流观点依然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各种给孩子报补习班,生怕输在起跑线上面。

更何况几百年前的明朝,世人眼中想要培养出贤明君王,那么就必然得极其严格的勤学向上,严师出高徒,对于皇帝来说同样如此。

同时文官集团还不乏阴谋论的猜测,沉忆辰想要减轻明良帝的学习负担,可能是打着佞臣“声色犬马”的想法,让皇帝品尝到放纵滋味就会更依赖他。

身为臣子,文官绝不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皇帝才是未来大明的希望,抗议情绪简直比当初沉忆辰推行文官清流外派还要强烈。

没办法,沉忆辰只能选择妥协,在自己授课时间段不去讲复杂的四书五经内容,更多是与明良帝说些奇闻趣事。

“当臣子不易,当皇帝也难。”

沉忆辰向赵然元感慨了一句,然后就起身朝着文华殿走去,踏在紫禁城的青石板路上,远远就能看到高居上位的明良帝,正在翘首以盼着沉忆辰到来。

对于朱见清而言,多位讲师授课经延,只有沉先生才能让自己得到短暂的放松。

“臣,见过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