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三章 祸起东海(3 / 4)

作品:《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因为是临时整编的兵马,暂时没有给番号,于是用戚家军命名

大半年后,戚元敬的这支兵马引来了他们的首战——海宁前哨战。

双方战损比为0:200,倭寇被击杀二百人,而戚家军仅一人轻伤!

台州大捷,戚家军一举歼灭倭寇5500多人,自身伤亡20人,战损比是1:275。

花街之战,歼敌1000余人,戚家军仅阵亡3人,战损比是1:333。

林墩之战!戚家军接连打战,急行军追赶倭寇,导致装备不全,是伤亡最惨重的一次,最终全歼4000倭寇,自身伤亡90人,战损比是1:44。

没错,1:44的战损就是目前为止戚家军的最高战损比了……

前汉巅峰时期,其骠骑军可以“一汉敌五胡”,前唐的精锐也可以以一当十。

而戚家军的最大战损比——1:44。

这种有戚元敬所编练出来的军队,绝对是神州历史上最强的军队之一。

然后原本准备狗叫的那些文臣武将都闭嘴了!

是我等没有远见了!

随后天子下诏,将这支兵马扩编,并赐名——“镇海军”!

戚元敬因战功升任镇海军指挥使,镇海军扩编至一万两千人。这支兵马也就成了东部沿海所有倭寇、海盗的梦魇。

东瀛想要入侵神州,就必须先对付这支镇海军。

此时东瀛的掌权之人为德仁太子,他不想错过赵王起兵反叛这样的好机会,统领东瀛二十万兵马,战舰三千艘向着神州而来。

这已经东瀛之地的全部家底了!

德仁太子虽然掌权,但手下依旧有许多独立的大名不服其命,其实际掌握的也只有关东地区,这二十万人马,便是德仁太子的极限。

德仁太子是个极为谨慎之人,而且这孩子打小算术就好,虽然有二十万大军在手,但是他觉得自己正处于劣势之中。

按照1:44的战损比,一万镇海军可以打四十四万东瀛武士。

这么一算,他觉得自己还少二十四万兵马,敌军势大,敌强我弱,不可硬拼。

德仁太子便制定了一套调虎离山的作战计划。

他命令麾下大将小西行长率领三万兵马向扬州而去,做出要在扬州登陆的态势,以此来吸引戚元敬的注意力,而他自己则率领十万精锐鬼武士从越州登陆。

德仁太子考虑的很周全,若是战事顺利,他便占据越州,遥望中原,若是战事不顺,他便劫掠越州之财富,南下闽州。

闽州多山地,与东瀛的地形极为相象,德仁太子也自负是山地战的专家,只要钻入了这闽州的他便可以依托闽州的群山与大周对抗。

……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靖难之役正打得如火如荼,东瀛倭贼也来趁火打劫。

“啪!”戚元敬的一掌拍在了自己的桌案之上。

“这些倭寇什么意思?!赵王叛乱,他们也要来凑热闹?!是嫌之前被打得不够疼吗?!那就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