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五代十国往事 / 章节正文阅读

(3 / 4)

作品:《五代十国往事

李煜否决,说吴越国向来是中原的狗腿子,我们可惹不起。

“其实也不难。”卢绛随即献上一计,跟林仁肇的“假谋反”有异曲同工之妙:

臣先据宣州、歙州而“叛”,陛下就大张旗鼓地兴兵平叛,并向吴越国乞兵支援,等吴越国的援兵到了之后,陛下给他们来个“鸿门宴”,拒而杀之,我则领兵直扑吴越国境内。咱君臣俩唱这么一出双簧,吴越国就完蛋了。

同理,在军事层面就很难实现。万一人家吴越国拒绝支援呢?或者只是嘴上声援两句呢?或者只派来不痛不痒的一两千人?

其次还是那句话,您是想“假叛乱”,还是“假假叛乱”?

最后,无论是林仁肇还是卢绛,即便是“假叛乱”,也容易弄巧成拙,因为南唐现在称臣于宋,如果境内发生叛乱,那么大宋就有出兵平叛的义务,这不是引狼入室吗?想一想湖南周保权是怎么移民汴州的……请神容易送神难,即便真有了叛乱,都要想方设法藏着掖着,瞒着大宋,您还主动张罗着叛乱,嫌大宋没有出兵的理由吗?

李煜果断拒绝了林仁肇和卢绛的提议。

很快,南汉被灭。李煜赶紧派弟弟李从善入宋进贡,祝贺大宋收复岭南。这次入贡比较有意思,因为南唐在原有的贡品之外,还额外附上了占城、闍婆、大食给南唐的贡礼,表示自己只是天朝上国的附庸,不敢擅专外交,这些都是番邦小国孝敬“中国”的,我只是代收……

灭掉南汉后,大宋在汉阳屯集重兵,此举吓坏了李煜。汉阳,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是长江中游重镇,水系发达,交通便利,特别适合战略投送,在此处屯集重兵,犹如在南唐的头上悬了一把利剑。

有商人向李煜报告说大宋在荆南建造了数千艘各式战舰,其吞并南唐的意图很明显了,请李煜速派奇兵去荆南一把火烧了它们。

不出所料,这个提议再次被李煜否决。

史书只说是“商人”,且不说是大宋的商人还是南唐的爱国商人,这人的消息准确不准确?万一是大宋故意设局钓鱼呢?就算是确有其事,屯驻数千军舰的军事重地,难道就那么轻而易举地被偷家?退一万步讲,就算李煜偷袭团灭了大宋的“珍珠港”,还不是要输掉整个太平洋,输掉整个战争?

史书在记载李煜否决“假叛乱”和偷袭荆南水师的时候,用了同样的词——“惧不敢从”,读史的人要充分咀嚼这个“惧”的含义,很不幸的是很多所谓专家学者望文生义,只解释为李煜的懦弱,而忽略了李煜真正的担忧。

李煜派弟弟李从善入贡大宋,并乞求削去国号。李璟后期削去帝号,但保留了国号——唐,自称唐国主,铸造的钱币面文也是“唐国通宝”。如今李煜再去国号,从此止称“国主”。大宋非常满意,欣然改刻“江南国主印”赐之。

李煜还请求赵匡胤直呼其名,不敢保留“诏拜不名”的特权。

之前李煜就曾多次请求收回“诏拜不名”的特权,这一次,赵匡胤终于答应了。

李从善使团秘密地给宰相赵普送去白银五万两。给宰相等重臣送礼,是外交潜规则,但南唐这次给的实在太多,已经超出了正常的人情世故。赵普不敢隐瞒,如实汇报给了赵匡胤。

赵匡胤听完,说道:“不能不要啊,你给他们写封回信,客气两句,给点儿回礼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