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五代十国往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94章 七子之歌(3 / 5)

作品:《五代十国往事

至于襄州赵匡凝,则是脚踩两条船,时而归附朱温,时而投靠淮南,见利忘义,他根本不可能为了朱温的一纸命令而与淮南大动干戈。

杨行密经过一番权衡对比之后,认定此六镇不足为虑,非但不为淮南之患,还可为淮南所用。

现在我们梳理一下这一地区的现状:鄂州杜洪狗仗人势,仗着背后有朱温撑腰而公然劫皇纲,朝廷诏令杨行密讨伐;

杨行密奉圣旨,出师有名,包围鄂州;

时值青州王师范叛乱,朱友宁战死,朱温忙于平叛,援鄂汴军与淮南军在鄂州陷入僵局,未能解鄂州之围。

【成汭之亡】

实力越强大的人,越懂得保存实力,借力打力,好比企业做的越大,就越重视融资。虽然作为孙儒旧部的马殷,始终对淮南杨行密心存戒备,但淮南杨行密并没有把潭州马殷列为假想敌,相反,杨行密对马殷的定位是“可以争取的同志”。

马殷实力较强,而又强敌环绕,因此可以作为淮南向西拓展势力的垫脚石和马前卒。一旦潭州为淮南所用,杨行密就可以在淮南西部收放自如。

收,则可煽风点火,让马殷成为众矢之的,替淮南挡枪;放,则可合纵连横,让马殷火中取栗,淮南坐收渔利。

所以杨行密在进攻鄂州的同时,主动向马殷抛出橄榄枝,请求与他结盟,并提出愿意与他结拜为异姓兄弟。

马殷经过权衡利弊之后,还是认为朱温的大腿更粗,婉言谢绝了杨行密的善意。不过杨行密并未因此放弃对马殷的争取,这是后话。

鄂州、光州同时向朱温求救,朱温派部将韩勍率领一万援军,进驻滠口,并命令“诡异三角”荆南成汭、潭州马殷、朗州雷彦恭共同出兵,援助鄂州杜洪。

荆南成汭欣然领命,他认为这是扩张势力的好机会,打算借援鄂的名义夺取淮南的土地,扩大自己的地盘,于是动员了十万水军,顺长江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