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五代十国往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372章 高季昌其人(3 / 4)

作品:《五代十国往事

不管是真是假,高季昌当局当然要大力宣传,告诉人们:高季昌裂土封王是伤天注定。

特别是当高季昌与后唐决裂、而又被淮南拒绝的时候,前文说过,在那几个月中,高季昌失去了对荆南地区合法统治的法理基础。既然法理上讲不通,那就只能请出神仙帮他站台背书了。

高季昌和他的子孙自始至终都没有称帝,始终向中央政权轮替称臣,期间也曾向南吴称臣,但后人仍把它作为一个完整独立的地方割据政权,位列“十国”之一。

由于高氏从未改国号,后世对其政权的称呼也不尽相同,欧阳修的《新五代史》称其为“南平”,因为同光二年(924)李存勖封高季昌为“南平王”;而《九国志》则没有把它视作一“国”,所以只编了另外九国;张唐英则把它增补进去,称其为“北楚”,共两卷;《十国春秋》则采取了《十国纪年》和《宋史》的称呼,称其为“荆南”。

但是,无论是那本史书,在改政权的持续时间上是取得了一致共识的,即从后梁开平元年(907)到北宋建隆四年(963),持续存在了57年。

开平元年(907)朱温建立后梁,任命高季昌坐镇荆南;同光二年(924),李存勖封高季昌南平王。所以把该证券称为“南平”的话,确实有些不太合适。故而本书采取了更符合逻辑的“荆南”。

五十七年,荆南高氏政权横跨整个“五代”,与后梁同时诞生,然后熬死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一直熬到北宋初年,历四世五代(高季昌、高从诲、高保融、高保勖、高继冲)。

高继冲主动献地归附,荆南地区被北宋和平接管。荆南人民免去战乱之苦,高氏子孙得以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