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五代十国往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437章 剑门关失守(3 / 5)

作品:《五代十国往事

西川水军拿下沿途的重要据点——渝州(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口),控制了长江与嘉陵江水路进出,随后兵分两路,一路掉头折返,拿下孤立无援的泸州;另一路继续顺流而下,进攻涪州、黔州。

从两川战争初期的动作来看,董璋是鼠目寸光,只顾埋头抢夺眼前的蝇头小利,忙着占领城池、扩张版图;而孟知祥却有着清晰而又长远的战略部署。

在外行人看来,也许会夸赞董璋步步为营、稳扎稳打,而指责孟知祥孤军深入、战线拉得太长。

但仔细分析就不难发现,孟知祥抢占的全是战略要地,取得这几个城池的控制权后,两川势力就能完全掌握战争主动权,做到进可攻、退可守,收放自如。

如果两川兵由董璋来统一部署,那么战争形势一定是陷入到反复拉锯、无脑硬刚的局面中;而如果是孟知祥,则会对中央军形成“关门打狗”之势,先关闭巴蜀之地的大门,再回头慢慢消化中央军控制的城池据点,而门外的中央援军只能干瞪眼。

中央援军在石敬瑭的带领下越过大散关,进入两川战场,对董璋和孟知祥的真正的考验终于来了。

在这一回合的较量中,董璋的短视和孟知祥的前瞻性充分显现。

中央军主力避开剑门关的正面,而是从往东南面迂回包抄,绕到剑门关北面,从南面发起奇袭,一举攻克剑门关,斩杀东川守军三千人,生擒主将齐彦温。阶州刺史王弘贽更是率领一支偏师攻陷了剑州,然后主力部队未能及时跟上,王弘贽只好把剑州的粮草洗劫一空,然后放火焚城,对剑州进行了最大程度的破坏,随后撤回剑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