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五代十国往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447章 安重诲的末日3(3 / 4)

作品:《五代十国往事

中央、地方、前线,三方“反安”势力联合发力,李嗣源终于顶不住压力,下诏命令安重诲取消原计划,立刻回京。

安重诲在半路(三泉)接到了诏书,于是立刻调转马头,原路返回。

三泉是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李存勖的灭蜀之战,从开始到结束,双方仅仅打了一场小规模战役,地点就是三泉。如今,策动对蜀战争的安重诲,也是在此折返。三泉成为两次川蜀战争的转折点。

当安重诲途径凤翔时,朱弘昭却一改舔狗的嘴脸,直接拒绝他入城。安重诲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急忙骑马向东狂奔。

还没等他赶回京师,就受到了一条最新指令:经组织上认真研究,现决定,以枢密院使、守太尉、兼中书令安重诲同志,为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充河中节度使,进封沂国公。

敲黑板,划重点:枢密使改河中节度使。

安重诲不用来中央了,直接去河中赴任。

这是个更加危险的信号,离开了中央朝廷,安重诲在遭受政敌的攻击时,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好比在擂台上,即便对手强大,拳手起码还能奋力拼杀,虽死犹荣,而现在,安重诲等于被捆住手脚、蒙上双眼,任由对手殴打。

宰相赵凤帮安重诲说情,对李嗣源说安重诲追随陛下几十年,忠心可鉴,只是因性格粗鲁,做事鲁莽,而遭人陷害,陛下如果坐视不管,那么安重诲很快就会蒙冤死去。